刷牙、漱口水都無效 婦口臭困擾多年 罕見食道憩室惹禍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
61歲許女士近年來吃完東西後口腔有明顯異味,就算調整刷牙頻率、更換牙膏以及漱口水都沒有改善,嚴重影響社交生活,到醫院接受胃鏡、食道攝影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她的食道中段有1個3.5公分大的憩室,導致食物殘渣掉入其中,因細菌分解發酵而產生異味。經胸腔鏡切除食道膨出的憩室,解除長久以來的困擾。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旻孝說,食道是1條細長的管狀構造,主用功能是將口腔咀嚼後的食物分段輸送至胃部,其管壁結構由內而外可區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及纖維性外膜層。
食道憩室主要是因為食道壁肌肉在吞嚥時受到食物外推的壓力,形成1個突出的空腔,會出現吞嚥困難、嗆咳、胸痛、口腔異味等症狀,若遲遲未處理,憩室可能反覆發炎,或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10萬人中僅2至3人出現
謝旻孝指出,食道憩室發生率低,且沒有特別的好發族群,根據國外文獻統計,約10萬人中有2至3人可能會出現。
謝旻孝表示,胸腔鏡手術不僅傷口小、病人疼痛度較低,且預後程度良好,復發率趨近於零,但過程充分考驗醫師經驗,切除過多可能使食道狹窄,切除過少則可能讓憩室再生。
謝旻孝提醒,食道憩室雖然不常見且沒有一定好發族群,建議民眾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適量飲食等,以免食道黏膜、肌肉因吞嚥時的壓力長期不平均而形成憩室。此外,如果發現有吞嚥困難、胸悶胸痛或口腔有明顯異味且無法去除等情形,建議前往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及診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