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女大生每天拉肚子5次 微菌叢治療 重拾健康

2024/08/28 05:30

▲醫療人員操作微菌分離系統。(長庚醫院提供)

▲醫療人員操作微菌分離系統。(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1名19歲的女大生因潰瘍性結腸炎控制不佳,反覆感染困難梭菌,雖使用抗生素治療有效,但2年內3度復發,反而讓腸道發炎及潰瘍加重,每天拉肚子超過5次,學業、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經大腸鏡微菌治療,困難梭菌感染痊癒、發炎症狀也明顯改善,約3個月後,完全重回正常生活。

林口長庚醫院微菌治療中心及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指出,近年發炎性腸病的盛行率在台灣增加了6倍,此類病患由於腸道黏膜長時間發炎破損,困難梭菌感染的發生率較高,但抗生素治療困難梭菌的成功率僅約30%,近年來使用微菌叢移植治療,成功率則可提升到93%。

改善腸道菌相 改變體質

李柏賢解釋,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比例為1.3:1,細菌數量其實比人體本身的細胞還要多,可視為人體隱形器官,因此「微菌叢移植治療」會把健康人的菌叢移植到病人腸道內,以達到改善腸道菌相、改變體質,並控制疾病的效果,特管辦法也已開放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的困難梭菌感染使用此一療法。

此外,李柏賢指出,國外已有研究顯示,微菌叢移植可改善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原本對免疫治療無反應的個案中,有約40%經過腸道微菌叢移植後,可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另微菌叢移植可通過腸腦軸,改善自閉症患者的改善社交能力與胃腸道症狀,改善率達64%。

排便恢復正常 黏膜癒合

李柏賢指出,該位女大生經過微菌叢移植、約3個月後困難梭菌感染痊癒,腸道發炎也明顯趨緩、每日排便次數恢復正常,且內視鏡檢查顯示黏膜已經完全癒合,可以回復正常生活節奏。長庚醫院迄今已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並建立微菌銀行、保持10至20份庫存,以便及時滿足治療需求。

▲醫師將微菌叢漿經大腸鏡植入。(長庚醫院提供)

▲醫師將微菌叢漿經大腸鏡植入。(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團隊已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並建立微菌銀行。(記者林志怡攝)

▲長庚醫院團隊已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並建立微菌銀行。(記者林志怡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