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出遊後發燒紅疹全身痠痛 當心登革熱上身

2024/08/24 05:30

▲做好防蚊措施,有助於防止感染登革熱;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做好防蚊措施,有助於防止感染登革熱;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王綺嫻

葉先生(化名)去東南亞旅遊1週,回到台灣3天之後開始發燒,合併全身骨頭關節及肌肉痠痛等症狀,至急診室就醫。急診醫師根據他的旅遊史及症狀表現,採檢送驗,確診為登革熱。

葉先生住院後,身體腹部、後背、手臂出現瀰漫性紅疹合併白色區塊(圖1),雙側手掌及手背出現點狀紅斑(圖2),雙小腿及足部出現點狀出血(圖3)。

▲圖1:後背出現瀰漫性紅疹合併白色區塊。(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1:後背出現瀰漫性紅疹合併白色區塊。(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2:雙側手背出現點狀紅斑。(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2:雙側手背出現點狀紅斑。(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3:雙側小腿及足背出現點狀出血。(照片提供/王綺嫻)

▲圖3:雙側小腿及足背出現點狀出血。(照片提供/王綺嫻)

治療後發燒逐漸改善,血液檢查結果,和急診就醫時相比較,白血球數目及血小板數目持續下降。病程變化及症狀符合典型登革熱的表現。因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登革熱,醫師需依照臨床症狀表現給予相關治療。

由於全球暖化及新冠疫後旅遊頻繁,登革熱病例數逐年遞增。境外移入以及台灣本土的登革熱人數皆呈現增加趨勢。

頭痛到後眼窩痛 伴隨噁心

登革病毒有4種血清型,每一型都有感染致病的能力。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當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經過3-14天的潛伏期,就會發病。

登革熱發病症狀因人而異。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頭痛、皮膚出疹及噁心感為常見的臨床表現。登革熱俗稱「斷骨熱」或「天狗熱」。

病人在發病前1天到發病後5天內,血液中有病毒活性,為可傳染期。

此時期若病媒蚊叮咬病人,吸取血液,登革病毒會在病媒蚊體內繁殖,經8-12日後病媒蚊便具有感染力。建議可傳染期患者做好防蚊隔離,使用蚊帳或防蚊產品。

可傳染期患者 做好防蚊隔離

主管機關核可含有DEET(敵避)、picaridin(派卡瑞丁)或IR3535(伊默克)的防蚊用品,民眾可視需要使用,避免被蚊子叮咬。

留意病媒蚊 維持環境清理整備

夏季高溫,下雨過後,需注意清除室外盆栽水盤積水,避免蚊蠅孳生。

到登革熱流行區域旅遊後,若出現發燒、出疹、全身痠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建議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可以盡早確認診斷、保護家人及避免疫情擴大。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