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失智新藥」開打喊卡! 首針施打時間未定

2025/06/19 15:34

亞東醫院原訂6月18日施打全台首針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不料藥廠班機運送延誤,施打計畫與記者會雙雙喊卡;示意圖。(資料照、記者羅國嘉攝)

亞東醫院原訂6月18日施打全台首針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不料藥廠班機運送延誤,施打計畫與記者會雙雙喊卡;示意圖。(資料照、記者羅國嘉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灣心臟外科權威、前衛生署長林芳郁退休後罹患失智症,再度引發社會對高齡失智議題的關注,巧合的是,他曾任亞東醫院院長,該院原訂6月18日施打全台首針阿茲海默症新藥「欣智樂(Kisunla)」,為早期患者帶來曙光。不過因藥廠班機運送延誤,藥品尚未抵台,施打計畫與記者會雙雙喊卡。

美國與日本合作研發的「樂意保(Leqembi)」及美國禮來藥廠研發的「欣智樂(Kisunla)」兩款針劑,今年雙雙取得台灣食藥署許可,兩款新藥可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延緩神經退化,突破過去只能針對症狀治療的瓶頸。

根據推估,全台約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阿茲海默症占6至7成。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曾提醒,新藥並非人人適用,僅限於因類澱粉蛋白所致的輕度認知障礙(MCI)與早期阿茲海默症,且需經正子斷層掃描(PET)或腦脊髓液檢查,確認腦內蛋白沉積,才符合施打條件。

此外,兩款新藥皆可能出現腦水腫、腦出血等副作用。臨床資料顯示,約3%的患者可能出現點狀出血,0.7%出現神經反應變慢。對曾中風或帶有高風險APOE ε4基因的族群,也不建議施打。儘管新藥為治療帶來希望,但療程費用高昂,一年約需百萬元,加上前期影像與基因檢查全為自費,對多數家庭而言是沈重負擔。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發社會對高齡失智議題的關注。(資料照)

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發社會對高齡失智議題的關注。(資料照)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