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是糖尿病:美髮師腳踝紅腫化膿 復發性靜脈潰瘍惹禍
文/蔡承根
50歲的林小姐曾從事美髮工作多年,職業生涯中,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站立。為了控制腿部腫脹,她經常穿著彈性襪。然而,大約10年前,在下肢開始出現反覆自發性的潰瘍性傷口。最初,這些傷口能通過定期換藥癒合。然而過去1年情況惡化了。
傷口不僅變得更頻繁出現,且更深、更痛。主要集中在小腿前側和內側,靠近踝關節的位置。傷口周圍皮膚顏色暗紅,部分區域有紫色和黑色,顯示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或組織壞死的跡象。傷口有黃色的膿性分泌物,表明傷口可能受到感染。周圍皮膚有不同程度的紅腫,顯示出發炎感染(圖1)。
久站靜脈功能不全引發皮膚潰瘍
到了晚上,腿部腫脹疼痛使她無法入眠,必須依賴止痛藥和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即使如此,仍經常在半夜疼醒。由於無法獲得良好的休息,健康狀況也因此惡化。
林小姐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糖尿病引起的潰瘍,因此每次到不同醫院都會抽血檢測血糖相關項目,但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因此常接受類固醇和抗生素藥物治療,但她的傷口依然反覆無常,時好時壞,讓她非常沮喪。
這些傷口的特徵包括深色的變色區域、膿性分泌物和紅腫的皮膚,使得她的生品質大幅下降,讓她感到無助和痛苦。
林小姐到筆者服務的醫院就醫,接受進一步的評估。得知她除了之前接受過子宮全切除手術外,並沒有其他慢性疾病。綜合各項血液檢查和放射影像檢查後,發現她的傷口問題來源於深部髂靜脈,接受了微創靜脈介入手術。
手術後的第2天,她就能下床行走。1個月內,她的腿部腫脹顯著減輕;6個月後,她的傷口完全癒合(圖2)。
復發性靜脈潰瘍是一種由靜脈功能不全引起的慢性皮膚傷口,主要發生在腿部下方,常見於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的人群。這些潰瘍反覆發作,難以癒合,症狀包括:慢性疼痛、腫脹、潰瘍和皮膚變色。但因為傷口特性,常常被誤認為是跟糖尿病有關。
治療復發性靜脈潰瘍的方法包括壓力療法(如穿著彈性襪)、定期換藥,以及避免久站久坐和保持適度運動。若是髂靜脈阻塞,治療則包括:使用抗凝劑預防和治療血栓,以及進行微創靜脈介入手術來打通阻塞的靜脈。
(作者為義大癌治療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