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肥厚性心肌病變 35歲以下猝死常見原因

2024/08/04 05:30

▲年齡小於35歲的年輕人發生猝死的最常見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變,要特別小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年齡小於35歲的年輕人發生猝死的最常見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變,要特別小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郭志東

肥厚性心肌病變是一種會影響左心室的疾病,左心室是心臟最重要的泵血腔室。當左心室壁變得又厚又硬,會使心臟無法有效地吸入或泵出足夠的血液,以滿足身體的需求。

通常是遺傳基因變異引起

肥厚性心肌病變通常是由遺傳基因變異引起的,稱為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變。這種疾病可能導致多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會令人中風的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和可能引發心跳停止的心室性心律不整。尤其年齡小於35歲的年輕人發生猝死最常見原因是肥厚性心肌病變,要特別小心。

肥厚性心肌病變主要分為阻塞型和非阻塞性2種:阻塞型是最常見的類型,稱為肥厚性阻塞型心肌病變,由於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間的心室中膈變厚,會阻礙血液從左心室流向主動脈,造成昏厥等情況;而非阻塞型的病患,心肌雖然有變厚,但不會阻塞血流。

肥厚性心肌病變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完全沒有症狀,但有些人就會有心律不整、胸痛、心悸、心雜音、全身無力、頭暈、昏厥、呼吸困雖及下肢水腫等症狀,這些症狀會日漸惡化,最終影響日常生活。

針對有肥厚性心肌病變的症狀或家族病史的族群,應至心臟科做進一步檢查,即使沒有症狀,肥厚性心肌病變也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醫師會經由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並按照病患需要安排心臟核磁共振、冠狀動脈攝影、心臟超音波、各式心電圖,包括24小時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電生理檢查等檢查。而基因測試也扮演診斷和分型的角色。

無法治癒 但可預防併發症

肥厚性心肌病變無法治癒,但通過定期監測可以在疾病進展至影響健康前處理,並且預防猝死等併發症。治療方案首先是去除症狀和保護心臟功能,藥物可以讓心臟更容易正常泵血。針對藥物治療後仍有症狀的病患,中膈酒精消融術或中膈心肌切除術可以有效改善出口阻塞。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肥厚性心肌病變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壽命都有望得到顯著改善。然而,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仍然是關鍵。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