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膽固醇值總是紅字?中醫教排濕清血管
文/邱伯恩
48歲的蔡小姐近1年來,幾次血液檢查報告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都是紅字。同事一直提醒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令她非常擔心。
膽固醇其實是1種蠟狀的脂肪狀物質,由肝臟產出,對於製造細胞膜、荷爾蒙等非常重要,身體需要適量的膽固醇才能保持健康運作。但是除了身體自行產生的膽固醇外,外界食物的攝取也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含量,例如肉類、乳製品等。膽固醇另外也透過稱為「脂蛋白」的蛋白質在血液中傳播。2種類型的脂蛋白將膽固醇攜帶到全身,也就是我們熟悉的LDL與HDL。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 心血管病風險增
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稱為「壞」膽固醇,構成了人體膽固醇的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稱為「好」膽固醇,吸收血液中的膽固醇並將其帶回肝臟。然後肝臟將其從體內排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另外還有1項血液中的脂肪,就是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也經常透過與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相結合,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中藥淨脂茶 去痰濕養脾虛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造成高膽固醇症的可能病因,主要來自脾虛與痰濕氣滯,脾負責食物中營養物質的攝取與轉化,當飲食習慣不規律,過多食用油炸、油膩食物都會降低脾的功能。當脾的運化能力下降,就會導致濕氣累積。而由於現代人多屬久坐的工作形式,下班又缺乏運動,攝取的卡路里比消耗的卡路里多很多,因此多餘的熱量會以脂肪(痰濕)的形式儲存在體內,這些都會影響體內的氣血運行,導致痰濕進一步積聚在體內。
對於高膽固醇症的病人,中醫除了辨證論治之外,也會建議平時喝淨脂茶,用何首烏1.5錢、山楂1.5錢、絞股藍1錢、決明子1.5錢、沸水300c.c.浸泡10分鐘後即可飲用,1週2-3回,有利去痰濕、養脾虛,改善高膽固醇症狀。
當然,還要配合定期抽血檢查追蹤膽固醇指數變化;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多運動;嚴格控制體重等3大關鍵,膽固醇數據不再出現紅字,也是指日可待。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