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規劃人「生」大事 國健署助年輕世代掌握生育自主權

2024/06/08 05:30

▲國民健康署推出「人生大事旅行手札」。(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年輕人的生涯規劃普遍專注於職涯的衝刺與發展。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提醒,生育等「情涯規劃」也應被納入個人生涯考量中,國民健康署推出的「人『生』大事旅行手札」,可以協助年輕族群建立生育觀念,民眾在國健署網站就能找到線上版本,提早思考,才能避免未來事到臨頭、倉促下決定。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漸嚴重,許多年輕人認為,生養孩子的經濟負擔與壓力太過沉重,因此生育意願低落。高松景強調,只要能清楚明白自己做選擇的理由與依據,「不論生與不生,都是正確的選擇」,但「不了解」不該是年輕人放棄生育可能性的原因。

高松景指出,學校在引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時,往往更偏向於「職涯規劃」,著眼於升學、工作等面向,卻極度缺乏「情涯規劃」,包括未來對於情感、生育的想法。

因此,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該署針對高中生、大學生推出「人『生』大事旅行手札」,以輕鬆且淺顯易懂的圖像方式,解釋生育相關概念與初步的情感理論,希望年輕人及早在人生規劃中納入愛情與婚姻觀念,未來會與教育部合作,透過學校衛生相關會議推廣。

人「生」大事旅行手札 線上版本供下載

吳昭軍也提到,一般民眾同樣可以通過這本手札來了解生育的觀念並提早規劃,只要進入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的「找教材」頁面,就能找到人「生」大事旅行手札,並下載全文檔案或使用線上閱讀。

此外,高松景提醒,雖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可能一切按著預想好的軌跡發展,但「做規劃」是為了先在心裡有準備,尤其生育有其最佳年齡,學生應提早思考、並清楚這樣的限制,也呼籲學校在性教育中納入「愛情學」與生育概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