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肚子有凹線 腹直肌分離徵狀
文/陳亭羽
辛苦懷胎40週的媽咪好不容易卸貨,卻出現「腹直肌分離」該怎麼辦?
腹直肌分離主要是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如鬆弛素、黃體酮和雌激素的影響,使腹部肌肉得以延展讓寶寶長大,它是孕期必要的過程!研究顯示,腹直肌分離在第3孕期(比例32-95%)和產後初期(比例30-68%)為高峰。
換句話說,產後腹直肌是否有恢復才是關鍵重點。大多數媽咪產後會先發現肚子上有一條明顯凹線,不僅影響美觀,甚至會導致脊椎不穩定和慢性下背痛(比例24-69%),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以下提供有無「腹直肌分離」的自我檢測方式:
●首先,平躺下,雙腳彎曲踩在床面,手指2指橫向併攏依序放在肚臍的正上方、肚臍上方4.5公分、肚臍下方4.5公分,分別做測試。
●接著頭和肩胛骨抬離床面,眼睛看向您的肚臍,如果2指「有」明顯感覺陷下去的凹槽,代表您有「腹直肌分離」。
分離3至4指以上需手術
●臨床上有意義的腹直肌分離為分離「大於2公分」,而輕微的腹直肌分離可以透過適當的運動來改善,且產後通常2個月內會恢復正常,不會對健康有明顯影響;但如果腹直肌分離為分離3至4指以上,還是需要透過手術來處置。
◎容易腹直肌分離的危險因子
●剖婦產。
●懷孕次數多。
●產婦身體質量指數(BMI)過大。
●糖尿病。
●腹部曾經有手術者。
●多胞胎。
●嬰兒出生體重過重。
程度輕微可用運動修復
◎輕微腹直肌分離的修復運動
先請媽咪平躺,雙腳彎曲踩在床面,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接著步驟如下:
●吐氣時,肚臍凹下去做出骨盆後傾的動作,再次吸氣時骨盆回正(圖1)。
●先做骨盆後傾,再抬起臀部離開床面約一個拳頭高度,停在空中3秒,再慢慢放下來(圖2)。
●右腳抬高,使髖和膝關節呈90度,左手去推右膝蓋上方10秒,手腳互相抵抗出力,放下後,換邊操作(圖3)。
●運動頻率:每個運動每回合皆做10至15下,每天做2至3回;記得過程中,不要憋氣出力,保持自然呼吸即可。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