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減重找營養師 先做好3準備

2024/05/28 05:30

成人肥胖率有略增趨勢。(圖取自shuttestock)

文/倪曼婷

國民健康署發佈的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中,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標準,計算出的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見表格),成人(19歲以上)過重(24≦BMI〈27)的盛行率為男性30.5%、女性23.2%;肥胖(BMI≧27)盛行率為男性28.3%、女性19.6%。

健康的飲食型態被認為有助於改善肥胖情形,所以也越來越多人開始找尋營養師,希望藉由營養師做飲食調整來減重,那麼,在與營養師見面之前,可以先準備好什麼呢?

健檢報告、飲食記錄等

●健康檢查報告

建議可先至醫療院所抽血檢查,並攜帶檢驗報告找尋營養師的協助,因營養師須視每個人的身高、體重、血糖、血壓、血脂、肝/腎功能等做個別化的飲食評估及設計,若沒有先透過抽血檢查來了解個案當前的身體狀態,恐無法做出最適當的飲食介入與設計評估。

●24小時飲食記錄

第1次碰面時,通常須先了解個案平時的飲食情形,因需要明白飲食習慣、型態、喜歡吃的食物等後,再來做個別化的飲食設計,但面對營養師時,往往無法很精確地去回想出過去1-3天的飲食情況,建議可先自行使用手機拍攝三餐及點心的飲食內容,以利營養師做更精確的評估。

●了解自己的需求及目的

找尋營養師前,應了解自己為什麼需要找尋營養師、希望藉由飲食型態的調整達到什麼目的?若有需要協助,希望可以做到哪方面的協助呢?看診時可多與營養師溝通,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相較於藥物或手術的治療方式,營養師的飲食調整介入可能需要更多個案本身的努力,建議要先下定決心願意去改變與實踐,積極地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才能達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作者為營養師)

▲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倪曼婷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