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切除關節囊腫 解決老翁坐骨神經痛
文/蔡孟桓、李昀達
80多歲的吳爺爺,曾因心肌梗塞而置放支架。平常行走要用柺杖輔助,白天偶而會去公園散步,週末還會跟兒子一家去餐廳聚餐。不過,半年前,他開始感到下背痛,右邊大腿一路到腳底也有疼痛感。因為症狀是間斷的,並不在意,直到2週前,症狀加劇,痛到幾乎無法行走,連下床都很困難,才在兒子陪伴下來醫院就診。照了X光與核磁共振(MRI)後(圖1、圖2、圖3),診斷為第5腰椎及第1薦椎間小關節旁囊腫,同時造成神經壓迫。
罕見脊椎疾病 退化造成
腰椎小關節旁囊腫是少見的脊椎疾病,最常發生位置在第4、5腰椎之間,其次是第5腰椎及第1薦椎之間。發生原因主要是退化造成,症狀以背痛及單側腳的麻痛為主。
影像X光可以協助判斷是否合併有其他腰椎退化不穩定的情形,但診斷仍以核磁共振為主。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以吃消炎止痛藥、休息、復健為主,適用於症狀還不算太嚴重的情況。若是進階,可以做局部注射脊椎關節類固醇,研究顯示,成功率約有50-75%以上。若是以上治療都無效且症狀嚴重的話,則是手術介入時機。
傷口小、失血少、恢復快
手術可以用一般傷口做脊椎囊腫切除及減壓固定,也可以用微創關節鏡做減壓及囊腫切除。兩者手術方式都有不錯的成效,只是相較於一般傷口的脊椎手術,微創關節鏡脊椎手術傷口只有1-2個小洞,失血量少,術後恢復快。
吳爺爺後來接受脊椎微創關節鏡減壓及囊腫切除手術(圖4),術後第2天就已經下床,順利出院,背痛及右腳痛的症狀也改善許多,可以正常拄著枴杖行走。
(作者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醫師、土城醫院骨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