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無症狀腦動脈瘤 更要遠離生活危險因素

2024/05/26 05:30

動脈瘤個人化的治療計劃。

文/王浩洸

腦動脈瘤是一種血管壁異常膨大形成的病變,當血管壁持續受到血壓的作用而無法修復時,就會逐漸形成動脈瘤。

大多數腦動脈瘤在症狀出現之前都是無症狀的,可能會突然發生破裂,並造成嚴重的腦出血,因此早期發現和適當治療非常重要。

血管異常膨大 須定期影像學檢查

對於無症狀的腦動脈瘤,經常是透過篩檢偶然發現的。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血管造影等。其中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可以清楚顯示動脈瘤的大小、形狀和位置,而血管造影則可以更精確地評估動脈瘤的血流動態。有家族史的患者也會定期接受影像學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可能的動脈瘤。

對於無症狀的未破裂腦動脈瘤,大多數人一生中永遠不會發生動脈瘤破裂的情況。但是,動脈瘤的大小、形狀和位置等因素會影響其破裂風險。一般來說,直徑超過7毫米的動脈瘤或形狀不規則的動脈瘤,破裂的風險會較高。因此定期評估動脈瘤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一些直徑較小、形狀較規則的動脈瘤,或者手術風險較高的老年患者,建議採取定期監測的保守治療。通過定期影像學檢查,關注動脈瘤的變化,並控制高血壓、戒除吸菸等危險因素。

對於一些高風險的無症狀腦動脈瘤,建議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開顱動脈瘤夾閉或使用血管內線圈填塞動脈瘤。這些手術可以降低動脈瘤破裂的風險,但也存在一定的手術併發症風險。

患者需積極控制高血壓 避免吸菸

對於確診為無症狀腦動脈瘤的患者,醫師會根據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狀等特徵,制定個人化的長期計劃。一般來說,需要定期接受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密切監測動脈瘤的變化;如果動脈瘤有持續增大或形狀改變的趨勢,則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同時,患者也需要積極控制高血壓、戒除吸菸等危險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作者為義守大學教授、義大醫院外科部部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