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產婦大肚消不掉 驚見40公分惡性肉瘤

2024/05/24 05:30

▲洪小姐5年前,接受楊晨洸醫師(左)手術切除脂肪性肉瘤後,生活完全不受影響。(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40歲的洪小姐5年前,產後仍大腹便便,就醫檢查發現腹部有1個超過40公分大的腹腔巨大脂肪性肉瘤,且該腫瘤從後腹腔一路長到腹腔,是罕見的「後腹腔惡性肉瘤」,不僅惡性度高,且為第4期,原本預估難超過2年,所幸在台中榮總接受手術完整切除及放射線治療後,至今5年無復發。

手術切除+放療 5年沒復發

台中榮總泌尿腫瘤科主任楊晨洸指出,後腹腔惡性肉瘤是1種罕見的癌症,占成人惡性腫瘤約1%,平均每年約每10萬人中,有2-5人罹患,其特性是容易復發、轉移且存活期短,其中最常見是脂肪性惡性肉瘤,復發率極高,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傳統化療反應率不到20%。

▲楊晨洸醫師說明,洪小姐5年前罹患的後腹腔巨大脂肪性肉瘤,有40公分大。(記者蔡淑媛翻攝)

長在後腹腔 初期難察覺

楊晨洸說,後腹腔惡性肉瘤由於位置長在後腹腔,一般難以察覺,等到長大到壓到器官、神經,出現症狀,體積大多超過20公分,已經第4期,由於腫瘤通常體積巨大,且與周圍器官緊密相連,必須完整的手術切除,並保留鄰近器官的功能,讓器官能重建,因此手術困難。

楊晨洸表示,中榮團隊執行該手術前,結合放射科血管攝影,確認鄰近器官受影響範圍、減少手術中出血量,讓手術視野清楚,能更完整切除腫瘤。

▲洪小姐5年前罹患後腹腔巨大脂肪性肉瘤,有40公分大。(記者蔡淑媛翻攝)

楊晨洸為洪小姐進行開腹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並切除左腎、部分十二指腸及主動脈,完成重建,後續輔助型放療,至今5年沒有復發。

楊晨洸提醒,後腹腔惡性肉瘤罕見,但惡性度高,如果發現後腹腔或骨盆腔有異常的脂肪瘤,就應警覺,樍極就醫檢查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