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人「心」事多 別讓媽媽陷入憂鬱

2024/05/12 05:30

▲全球統計發現,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情境照。(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今日就是母親節,除了節日當天讓媽媽開心一下,平時也要特別注意媽媽的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指出,全球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且有研究顯示,被診斷出憂鬱症的女性、比憂鬱症的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臟病,或出現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

女性憂鬱、心臟病風險較男性高

董氏基金會指出,「母親」在家庭中的被賦予眾多照顧責任,若同時又是職業婦女,隨之而來的壓力更令人喘不過氣;有研究指出,全球統計發現,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

另外,有多位日本學者使用日本醫療資料庫進行分析,發現憂鬱症診斷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比率,男性為1.39、女性則達到1.64,女性較男性高,且憂鬱症導致心臟病發作、胸痛、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事件的危險比率上,女性也同樣高於男性,且憂鬱和焦慮帶來的壓力,可能引起身體發炎,進而造成血管硬化和斑塊聚積、引發心血管疾病。

憂鬱易致身體發炎 引發心血管疾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重視周遭人際關係,扮演不同角色時的矛盾與衝突,也拉高了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日本該研究雖無法完全確定憂鬱症跟心血管疾病間的因果關係,卻已經表現出兩者具有一定關聯性。

媽媽情緒低落 可多陪母親做運動

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除了節慶聚餐,民眾平時也可以多陪母親做運動、話家常,若媽媽的情緒低落、陷入負面思考,可以詢問「想聊聊嗎?」或告訴對方「想做什麼都可以告訴我,我陪你」等關心。

葉雅馨提醒,與陷入憂鬱情緒的家人對話時,千萬避免說「加油」、「不要想太多」或「你是可以的」等表面正向、實則容易成為另一種壓力的言語,「建議」也不盡然必要,很多時候憂鬱者所需要的只是陪伴。

▲若媽媽的情緒低落、陷入負面思考,可以詢問「想聊聊嗎?」或告訴對方「想做什麼都可以告訴我,我陪你」等關心;情境照。(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