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今年首見》新生兒染李斯特菌症 母孕期曾吃生菜沙拉

2024/05/08 05:30

▲疾管署建議懷孕期間應盡量避免生飲、生食,以免清潔不當,感染病菌;示意圖。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孕媽咪飲食要注意!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母女均已康復出院,經疫調發現,個案母親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隔餐食品等風險食品,但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已較難追溯釐清確切感染源。

懷孕34週 緊急剖腹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母親4月中旬、大約懷孕34週時出現發燒、倦怠與腹痛等,就醫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較高且有胎心音異常、羊膜破裂等,後續進行緊急剖腹產。

林詠青指出,女嬰出生後活動力不佳及臉色蒼白,收治於加護病房,後續母女血液培養出李斯特菌,經治療症狀已改善出院;疫調發現,個案母親潛伏期無旅遊史或動物接觸史,但有吃生菜沙拉、切片水果、隔餐食品等。

加熱72℃以上才能殺死

林詠青說明,這些是感染李斯特菌症的風險食品,提醒尤其是孕婦要避免生飲生食、食物要徹底煮熟,水果不是不能吃,但國外曾發現有些表面可能污染李斯特菌,建議清洗削皮再吃,切片後不宜放太久,而李斯特菌可於冷藏4℃環境下持續生長,需加熱至72℃以上才能殺死,若於冰箱中取出受污染隔餐食品未充分加熱,也有感染機會。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今年累計51例李斯特菌症,以60歲以上占78%為多。從李斯特菌症2018年列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以來,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個案累計14例,其中出生後在3日之內發病占93%。

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污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存在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食用遭污染食物感染,國內曾於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生魚片也有風險。

林詠青指出,李斯特菌潛伏期介於3至70天,通常21天,健康的人感染多為發燒、腹瀉等,多半可自行痊癒,但年長、免疫力低下、孕婦與新生兒有較高機會出現敗血症、腦膜炎,若未經妥善治療,致死率可達2成,民眾要注意飲食。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最新傳染病疫情。(記者林惠琴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