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叢發性頭痛」定期發作 痛到想撞牆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44歲黃姓男子是上班族,近年春夏交替之際,都有約3週時間會發生單側劇烈頭痛合併同側眼睛腫脹,每次痛起來都有想撞牆念頭,雖吃止痛藥但效果有限,神經內科檢查後確診為「叢發性頭痛」,接受高濃度氧氣治療與預防用藥調整後,擺脫定期惱人頭痛。
高濃度氧氣與預防用藥 終於擺脫定期惱人頭痛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培愷表示,頭痛一般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頭痛意謂頭痛本身即為痛的成因,目前9成以上的頭痛屬於此類;「次發性」頭痛意謂頭痛由其他原因所引起(如感染、腫瘤、外傷、出血等),「叢發性頭痛」屬於原發性頭痛的一種,其症狀劇烈是各類頭痛之最,甚至有人痛到輕生,所以也被稱為「自殺性頭痛」。
陳培愷指出,叢發性頭痛症狀包括:單側眼眶、上眼眶、顳部痛,每次可能15分鐘至3小時,且可能2天發作一次或多次;頭痛常合併同側結膜充血、流淚、眼皮水腫、鼻塞流鼻水、眼皮下垂和耳漲等;痛起來會不安與躁動,常會起身踱步;周期性發作,多數患者除每天於相同時間外,也常在每年特定期間,如季節變換時,以12月與3月最多發作。
至於叢發性頭痛的成因目前尚不明確,推測與自主神經、三叉神經血管系統和迷走神經3大系統有關,好發於男性,台灣患者男女比例是6比1。吸菸可能是重要因素,患者中男性有79%、女性有36%曾經或正在吸菸。
陳培愷表示,當發作時的「急性治療」可用純氧治療、麥角胺及英明格等藥物快速降低頭痛程度,「預防治療」則可使用類固醇、鈣離子阻斷劑與鋰鹽等,多半在1週內就能見效。並提醒在發作期宜避免喝酒、飛行與登山等誘發因子,頭痛才不會突然降臨。
陳培愷指出,若以國外千分之3盛行率推估,台灣約有6萬名患者,但因相對少見,且誤診率高,平均約8年才能被正確診斷,建議病患有相關症狀,應接受專業診斷,透過正確治療對症下藥,才能遠離擾人頭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