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罹罕見髖關節壞死 「微創置換術」開心做媽媽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34歲黃女很開心懷了寶寶,不料懷孕6個月左右,左邊髖關節出現疼痛感,因擔心影響寶寶,不敢照X光,也不敢吃止痛藥,症狀越來越嚴重,到了臨盆前已經舉步維艱,直到小孩出生就醫檢查,才發現左側髖關節,罹患罕見的「懷孕期間髖關節壞死」,經安排「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和長短腳不見了,讓她開心可以照顧寶寶。
疼痛和長短腳不見了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表示,該名媽媽在生產後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髖關節壞死,接受「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和長短腳不見,且當天就可下床練習走路,現在可蹲著幫寶寶洗澡。
黃贊文表示,髖關節壞死是年輕人及中年人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原因,主要是飲酒過量、服用類固醇和外傷導致。不過,黃女罹患的是罕見的「懷孕期間髖關節壞死」,致病原因仍不清楚,推測是在懷孕期間賀爾蒙及凝血功能異常導致股骨頭血液供應不足而發生。
黃贊文指出,髖關節壞死症狀進展速度快,患者常痛到寸步難行,且因服用大量止痛藥,常造成胃潰瘍和腎功能異常的情況。在髖關節壞死初期可進行股骨頭核心減壓手術和震波治療來延緩置換人工關節時間;但若已到末期,需直接安排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黃贊文表示,該名患者因懷孕忍受了4個月的疼痛,也造成肌肉萎縮,若使用傳統手術,肌肉縫合後仍需6至8週時間癒合,蹲跪等活動限制多,要照顧小孩不易。採用「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對周圍的肌肉幾乎沒有破壞,術後恢復快、疼痛減輕,可減少使用止痛藥也不用擔心哺乳問題。
另外,行走步態也較穩定,通常病人在術後當天下午即可持助行器走路。因不需等待6至8週肌肉癒合時間,大部分的病患僅需2至4週使用助行器和拐杖。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