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訓練足部肌群 有助增加下肢肌力

2023/11/12 05:30

▲圖1:足背屈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圖1:足背屈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文/胡勛傑

足部肌群力量的重要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長時間走站、相關運動習慣如跑步、跳躍、球類運動中需要的衝刺瞬間折返等動作,足部肌群收縮貢獻足底的穩固,有利運動過程中將下肢腿部力量傳遞至地面,進而產生推進力、增加動能使用效率和運動表現。另對銀髮族群而言,增加下肢肌力,能提升行走效率和減少跌倒風險,預防進一步失能。

足底穩固 增加行走效率並減少跌倒

足部肌群分為足底內在肌群(如屈指肌群、外展內收肌群、骨間蚓狀肌群等),外在肌群如小腿肌群(脛前脛後肌、腓骨肌群、比目魚肌、腓腸肌)等。維持著活動中足弓的位置及提供下肢穩定度。以往針對足底核心肌群進行低負荷強度訓練,可改善下肢本體感覺及動作控制,也可嘗試超負荷訓練方式以增加肌肉力量。或依據運動型態的不同及目的,來挑選適合的運動方式。

◎足部肌群訓練:

下列活動,每回合重複15-20下,進行3-5回合。每下持續肌肉收縮5-10秒,建議至少每週進行3次。而運動處方依人而異,建議可諮詢物理治療相關醫療專業,進行動作分析,以設計個別化訓練計劃。

●足背屈運動:坐姿下,使用彈力帶環繞訓練腳前端,另一腳踩住彈力帶固定。訓練腳足部做出向上向外方向的動作(背屈及外翻),抵抗彈力帶阻力(圖1)。

▲圖1:足背屈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圖1:足背屈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大拇趾屈曲運動:彈力帶環繞訓練腳大拇趾,先將拇趾帶向最大伸直角度,爾後訓練做出彎曲下壓,嘗試貼平地面(圖2)。

▲圖2:大拇趾屈曲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圖2:大拇趾屈曲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踮腳尖運動:站姿下,先將另一腳抬起懸空,而訓練腳(站立腳)做出踮腳尖動作。平衡不佳者建議手扶穩固物(如扶手、欄杆)以策安全(圖3)。

▲圖3:踮腳尖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圖3:踮腳尖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足橋運動:站姿下,將足部分成3等份(前足、中足、後足)。訓練腳踩在前後兩個等高矮箱上,中間露出空隙,將中足懸空。另一腳置於身體後側,然後將身體重心向前,腳向上抬起,再緩慢復位(平衡不佳者建議手扶穩固物)(圖4)。

▲圖4:足橋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圖4:足橋運動。(照片提供/胡勛傑)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