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血管瘤 應盡早治療
文/王綺嫻
一對夫妻帶著可愛的小寶寶來求診,因為寶寶出生後,在右下腹的皮膚上長出一塊鮮紅欲滴的斑塊,顏色漸漸變紅,摸起來的體積也越來越明顯(圖1)。用皮膚鏡檢查發現有深淺不一的血管增生(圖2),診斷為嬰兒血管瘤。
大約有4-12%的新生兒有血管性腫瘤,其中嬰兒血管瘤最為常見。外觀特色為草莓般鮮紅欲滴的紅色丘疹、斑塊或結節。最常見的部位為臉部。有時候出生時就看得出來,但大部分是在出生後數週才出現。
若未治療 6成會留下疤痕
嬰兒血管瘤會隨著寶寶長大而有所變化,大部分在1歲之前會變大,之後停止長大,在10歲之前可能會縮小或消退。有些家長選擇不治療,等待血管瘤自行消退。但是後續追蹤發現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適當治療,高達6成的患者,在血管瘤消退之後會留下明顯可見的疤痕。
減緩或停止血管增生病程
容易留下明顯疤痕的嬰兒血管瘤包括:較大的血管瘤、血管瘤表面像鵝卵石或釋迦狀凸起不平滑、或血管瘤和正常皮膚的邊界,是垂直角度的突然隆起等。
與父母討論過後,決定先以塗抹外用藥物的方式治療。外用藥物的作用機轉是血管收縮劑,可以讓血管瘤內的血管收縮,大多數患者使用4週之後,和未接受治療者相比較,可以發現治療過後,血管瘤的顏色變暗或淡化。文獻也證明,持續使用可以減緩或停止血管增生的病程。如果外用藥物反應不佳,可以考慮改用口服藥物治療。
寶寶接受治療後,血管瘤漸漸改善(圖3),塗抹外用藥物4個多月後,皮膚摸起來平滑,顏色也淡化很多(圖4)。
提醒家長,有關嬰兒血管瘤的治療可以諮詢皮膚專科醫師。在眼睛、耳朵、鼻孔、嘴唇以及生殖器官附近的血管瘤,更應盡早接受積極治療。這些部位的血管留在變大之後,會影響重要器官的發育。在這些部位,血管瘤消退之後的疤痕也會造成患者較大的心理負擔。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