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長期持續壓力 也會造成創傷後壓力症
文/林進嘉
22歲的張小姐一進診間就自述,最近常莫名焦慮、憂鬱、失眠,導致念書不專心。原來她小五時,被一個男老師長期性騷(言語與肢體接觸),原本以為自己早已遺忘,但最近因#Me Too新聞,讓自己又不由自主地陷入痛苦的回憶,常出現摸手搭肩的惡夢。
張小姐很不喜歡這樣,但卻無法逃避。當初小學畢業後,類似的症狀也持續了好一陣子,也害怕有人突然靠近自己。
其實張小姐呈現的症狀,幾乎符合「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的診斷。但,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創傷後壓力症」診斷準則,其「壓力」是指「目睹或經歷真正的或具威脅性的死亡、重傷或性暴力,如戰爭,人身攻擊、被綁架、自然災害、身體或性虐待等」。依此準則,林小姐的壓力(長期性騷)不屬上述表列,不能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
不過,愈來愈多醫師發現,有些人雖然經歷到的壓力不像「創傷後壓力症」的壓力那樣重大,但是,在經歷「長期而持續性」的壓力後,人們會出現一些跟「創傷後壓力症」一樣的臨床症狀。
◎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的臨床症狀:
●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侵入性症狀,如回憶重現、惡夢。
●努力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痛苦記憶、思緒或感覺。
●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認知上和情緒上的負面改變。
●與創傷事件相關的過度警醒或驚嚇反應。
於是,一些醫師便把這樣情況稱為「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complex PTSD)。這裡的「複雜型」指的是,複雜的壓力─指持續數月或數年的壓力。
「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通常比「創傷後壓力症」還嚴重。治療上,也很不容易。
◎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的治療:
●藥物治療紓緩相關症狀是必要的,如抗鬱劑。
●可藉由心理治療協助病人表達感受(對人的不信任感),改善跟人的關係,處理回憶重現與焦慮。
●學習用正向思考取代負面思考,處理壓力、自傷自殺意念或行為。
治療是長期的,所以支持系統很重要,特別是病人在出現負面情緒時,感覺到有信任者可以陪伴、傾聽。
(作者為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