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傷口難癒合 血管內超音波揪病灶
文/蔡承根
70歲阿珠姨被帶來診間評估她的右足外側傷口,這個傷口已經近半年無法完全癒合,且一直處於反反覆覆潰爛的程度,嚴重時,還會痛到無法走路。
阿珠姨因為年紀大,右腳有傷口,而無法踩地,重心放左腳時,卻會有平衡不穩的現象,因此幾乎整天都待在家。檢視其下肢外觀,雙側皆有明顯皮膚暗沉的現象,在皮膚表面可見有很多變形曲張的靜脈(圖1左),另外在右足外觀,可見有一個直徑約2公分大小的潰瘍傷口在小腳趾的外側,有非常嚴重壓痛感覺。經由精密的血管內超音波檢查,發現骨盆腔內的右側髂外靜脈發現有嚴重受壓迫而窄縮的現象(圖1右),因此進一步接受靜脈支架手術,術後不到3個月,傷口就完全結痂且疼痛感完全改善(圖2)。
下肢慢性傷口至少有7成是偏向於靜脈疾病造成的,因為每個人出現的症狀和外觀變化都不一樣,所以在初期沒什麼症狀的人,常常會等到小腿皮膚色素沉澱,或開始有反覆性的傷口潰瘍,才會驚覺到已經走到中後期的退化性靜脈疾病。
靜脈疾病在診斷上,也需要針對不同部位來選擇不同的診斷工具,血管內超音波在深部靜脈疾病的診斷占有一席之地,它可以很精確告訴臨床醫師,在靜脈內有哪些異常的變化,如內膜增生、血管內部小樑化、管壁受壓迫程度及血管壁病變等,也接續引導支架置放所需的位置及長度。
微創靜脈支架手術改善
當今現代醫學是走向微創手術的年代,深部靜脈狹窄或阻塞的問題可以很安全且有效的利用微創靜脈介入來解決,術後當天晚上即可正常下床行走,對於困惱於靜脈疾病的老人家不用擔心術後恢復期太久問題,因此可以改善其生活品質和免於處於潛在血栓生成的風險之中。
(作者為義大癌治療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