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體免疫疾病 僵硬人症候群

2023/06/13 05:30

▲除免疫抑制的藥物外,也可考慮血漿置換技術,交換出自體免疫的抗體,治療僵硬人症候群。(照片提供/羅彥宇)

文/羅彥宇

張小姐才35歲,卻因為罹患糖尿病多年,所以難以正常上班,只好留在家裡開的機車行幫忙做事,或著打些零工。最近家人發現她經常無預警地跌倒在地,可是人卻又是清醒的,她的姊姊是院內護理人員,認為反覆的跌倒需要考慮癲癇這類難解的疾病,所以打電話給我,尋求神經科的協助。

第一次見到張小姐,我就注意到她的眼球不對焦,她說那個已經很久了,後來才知道是甲狀腺亢進造成。雖有治療,但是時間久了,所以也不會有複視的感覺。我驚奇的是,還沒開始談跌倒,怎麼年紀輕輕就又有糖尿病,又有甲狀腺亢進。

張小姐說:「我每次跌倒好像都是被嚇到的,然後根本來不及反應,就兩腿一緊無法控制地倒地。我姊都幫我買好安全帽了,怕我撞到頭,上次在廚房倒下撞到頭,昏了好久呢!」我問她:「所以你當下人很清楚,沒有抽搐,只是無法控制?」她很確定地說:「是無法控制的緊繃感!」

我在為她做身體理學檢查時,注意到張小姐的反射特別敏感,肌肉緊縮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放鬆。接著,我才留意到她一開始是口服藥控制糖尿病,但近幾年卻是打胰島素,她自己也不清楚算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這些線索串在一起,我才想到「僵硬人症候群」這個罕見疾病。

▲天后席琳狄翁自曝罹罕病「僵硬人症候群」。(美聯社檔案照)

自己產生了抗體 對抗自己

僵硬人症候群其實是個自體免疫的疾病,也就是自己產生了抗體,但不是對抗外來的病原,而是對抗自己人,對抗肌肉、對抗甲狀腺、對抗胰島,導致肌肉無法放鬆、甲狀腺被刺激、胰島被破壞。我們後來檢驗了anti-GAD這個抗體,張小姐確實有過高的anti-GAD,驗證了我們診斷僵硬人症候群的想法。

我對她以及一起陪同的姊姊說:「這確實是個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不知道什麼原因,你身體產生了自己對抗自己的抗體。但不是癲癇、也不是憂鬱症。我們可以用一些肌肉鬆弛和抗焦慮的藥物,減少你的驚嚇感,以及驚嚇過後的肌肉緊繃。」

我告訴她們,類固醇當然可以試試,用來壓低免疫反應,但是長期來說,血糖會更不好控制。至於其他的免疫療法呢?目前沒有證據,畢竟要等這類罕見疾病有大規模雙盲試驗的結果,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肌肉易緊繃 或刺激甲狀腺

張小姐對於能有一個明確的診斷,說明她過去這些年的病痛,頗感安心,尤其是不用被異樣的眼光對待。幾年追蹤下來,張小姐的病情穩定,跌倒次數非常少,糖尿病也有很好的控制,她甚至到了外地找到新工作,生活無虞。

據說,歌壇天后席琳狄翁也得了僵硬人症候群,因此取消演唱會。自體免疫的病程每個人都說不準,但免疫藥物日新月異,未來僵硬人症候群的治療值得期待。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

醫學小辭典

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盛行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由於產生出對抗「負責抑制訊號的神經」的抗體,導致興奮訊號過度釋放,只要稍微受到外界刺激,肌肉就會不自主收縮,特別是軀幹以及近端肌群。嚴重時,會全身肌肉僵硬而倒地。

這類抗體也多會破壞甲狀腺或胰島,所以也常合併甲狀腺先亢進後低下或缺少胰島素分泌的糖尿病。

目前的治療是以控制這類病態抗體的產生為主,類固醇、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都有不錯的效果。(文/羅彥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