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小孩發燒原因多元 醫:發燒超過5日要小心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論門診或急診,發燒是小孩常見的主訴,而造成小朋友發燒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病毒感染」,病毒這樣的微生物千奇百怪,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指出,舉凡新冠肺炎、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鼻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腸病毒等,除了比較重要的病毒外,其餘數不清的病毒,是沒有快篩試劑能夠檢驗,因此沒有必要一發燒就一定要查到水落石出。
黃斯煒在臉書專頁「西v麵-小兒心臟科醫師黃斯煒」說明,病毒是一種可以感染人體特定細胞的微生物,有些病毒像是腺病毒、鼻病毒,主要是感染呼吸道細胞,感染後就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鼻塞等;另外有些病毒像是輪狀病毒或諾羅病毒,則是會感染腸胃道細胞為主,就會產生噁心、嘔吐、水樣腹瀉等症狀。
病毒感染後的症狀
黃斯煒表示,環境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病毒,不同病毒感染會呈現不同表現,不過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則是屬於較輕微的症狀,像是輕微咳嗽、鼻塞,微微發燒等感冒症狀。發燒症狀可能會持續3-5天,呼吸道症狀有時候會持續超過一週,一般兩週內會痊癒。這類造成感冒的病毒很多,常見的有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腸病毒等。其他出現明顯症狀就是醫師判斷何種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據。
●腸病毒:手腳有疹子、嘴巴潰瘍的手口足病。
●玫瑰疹病毒:燒退之後會出現紅疹。
●呼吸道融合病毒:有厲害的呼吸道分泌物並伴隨鳴喘聲。
●水痘病毒:出現全身性的疹子、水泡。
病毒傳播3途徑
●飛沫傳染:指被感染者的口沫分泌物中會帶有病毒,在未戴口罩狀況下咳嗽,就會將這些病毒散播出去。如果周圍的人也沒戴口罩,就會將這些飛沫吸入,導致感染。像是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就屬於這種傳染途徑。
●接觸傳染:指被感染者的一些水泡、分泌物中會帶有帶量病毒,健康的人接觸到這些病毒,就可能受到感染。像疱疹、水痘或是流行性結膜炎就是靠接觸傳染。
●食物、水源傳播:指受感染人會把病毒帶到食物或水中,健康的人如果吃到這些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就會致病。常見的原因是因為受感染人的唾液和糞便中常會帶有大量病毒,如果共用吸管、餐具,或是如廁時未確實清潔,就會將口中、手上的病毒污染到水源或食物,造成傳染。
病毒感染要注意什麼
●精神、活力和食慾最重要:孩子在病毒感染時,通常精神、活力和食慾都不會變太差。如果孩子食慾變很差、燒退後活力也不好,這樣就要小心是否有潛在的問題,需要趕緊給醫師評估。
●發燒天數要注意:一般病毒感染,3-5天內會漸漸退燒。如果持續發燒超5天,要再給醫師重新評估孩子的狀況。
●年紀小要小心:3個月內發燒的孩子,有發燒一定要給醫師評估。
●密切觀察症狀,避免次發性感染:病毒感染時,由於免疫力會受影像,有時細菌會趁虛而入,造成次發性的細菌感染,例如流行性感冒的感染就容易造成次發性的細菌性肺炎。因此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症狀,在使用藥物後孩子症狀緩解有限、甚至變嚴重,就要再回診給醫師再次評估。
https://www.facebook.com/cvnoodles/posts/pfbid02Sukxnb8oXauDzrM2994Qa69GPJk76s78pf5vN9QMQ2XTndcUCxqMBqwmwpjFBrxCl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