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 助控血壓減少服藥

2023/05/18 05:30

▲正常的血壓為120/80mmHg以下,若民眾患有高血壓,務必及早控制。(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正常的血壓為120/80mmHg以下,若民眾患有高血壓,務必及早控制。(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58歲李先生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與第4期腎臟病已經10多年,雖然對飲食相當節制,也按時服用4種降血壓藥,但血壓仍高達150/98mmHg,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評估,考量腎臟病不宜服用過多藥物,醫師幫他施行「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術後一個月,血壓已降到135/85mmHg,不但減藥,血壓也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心臟血管科醫師劉冠良指出,血壓是心臟打出血液時在動脈管壁內產生的壓力,血管壁的彈性與年紀、肥胖、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正常的血壓是120/80mmHg以下,若血壓高於130/80mmHg就屬於高血壓,是許多慢性病的源頭。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約有3成民眾患有高血壓,多數患者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直到出現腦中風、腎臟病變、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時,才意識到嚴重性。

▲劉冠良醫師為患者看診;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劉冠良醫師為患者看診;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灣約3成民眾患高血壓

劉冠良說,近年臨床發展出「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運用在高血壓的治療上,高血壓的成因繁多,其中一項是交感神經活性過強,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手術的方式是將導管由鼠蹊部伸入體內,送到腎臟血管,破壞交感神經活性,進而控制血壓,若效果顯見,就能減少中風、心肌梗塞或腎臟病惡化的可能。

他表示,因為採微創方式,術後復原快,僅須休息一個晚上即可出院,研究顯示,並無重大副作用,降壓效果可持續數年,若是服用3種以上降血壓藥仍無法控制血壓者可考慮手術,但手術效果因人而異,雖有機會減藥,術後仍要透過藥物、飲食、固定量血壓來控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