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撐地手腕麻痛 月狀骨脫臼、韌帶斷裂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39歲的黃姓男子下班途中發生車禍,被撞飛後用手撐地,右手腕瞬間腫了起來,手腕和手指不只麻,還痛到冒冷汗,緊急送到急診後發現右手腕的月狀骨脫臼,核磁共振檢查更發現手腕斷了7條韌帶,所幸經骨科醫師緊急將月狀骨復位,並由運動醫學科醫師重建手腕韌帶後,讓他恢復正常的生活。
緊急復位加重建韌帶 順利修復
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表示,月狀骨脫臼大部分發生在年輕人,主要是因為車禍或從高處墜落時,腕部被迫過度背曲導致月狀骨周圍所有的韌帶斷裂。這名患者因脫臼的月狀骨壓迫到正中神經,造成腕部嚴重疼痛、腫脹以及麻痛,因此緊急替他進行脫臼的月狀骨復位。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科醫師陳昭宇表示,在手腕的月狀骨與其他的腕骨間有非常多的韌帶緊密連結,是非常穩定的結構。患者因為在月狀骨周圍的7條韌帶全數斷裂,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脫臼,因此要立刻重建破損的韌帶,才可避免手腕不穩定造成創傷性關節炎,並導致未來長期的關節功能異常。
大里仁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劉永川指出,月狀骨脫臼的治療重點是:脫臼復位、手術固定及重建韌帶。建議當病人有嚴重的手腕組織腫脹時可以安排高壓氧治療,以減輕組織的發炎腫脹和神經受損的後遺症,手術後,也可以使用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濃縮液(PRP)注射來幫助韌帶修復。
劉永川也提醒,民眾若因車禍或者跌倒出現手腕受傷,並出現嚴重的疼痛和腫脹需儘速就醫,由專業骨科醫師檢查釐清,避免延誤就醫,出現長期關節功能異常等後遺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