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起身頭痛、平躺緩解? 當心「顱內低壓症候群」

2023/03/04 05:30

▲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兩邊小腦都向下沉,緊緊地卡在後顱窩,而腦幹(箭頭所指)也嵌入頸椎管內。(照片提供/陳建志)

文/陳建志

一名60歲女性近1個月來,每天早上醒來後,只要一起床,就覺得兩耳被悶住,聽見相當高頻的「嘰!嘰!嘰!」接著頸部痠痛,向上蔓延到整個頭部。只要平躺,症狀會消失,但一起身就復發。起初以為是睡眠不足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後以為是頸椎壓迫所致,接受過熱敷、電療及牽引等物理治療,病症依舊。

近1週來,症狀加劇,頭頂出現撕裂般地疼痛,只能平躺在床,或者保持著「低頭彎腰」之怪異姿勢,才會比較舒服。就醫時,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兩邊小腦都向下沉,緊緊地卡在後顱窩,而腦幹嵌入頸椎管內,原來是罹患了自發性顱內低壓症候群。

▲醫師正在診療該患者,患者保持著「低頭彎腰」極度駝背的姿勢。(照片提供/陳建志)

腦脊髓液滲漏 腦壓降導致頭痛

正常腦膜共有3層,包括:硬腦膜、蜘蛛網膜和軟腦膜,在後兩者之間,充滿了透明的腦脊髓液,會在大腦表面、腦室間、脊髓周圍及中央的管狀空間內不斷地循環,腦部可說是浮在腦脊髓液上。若因分娩、咳嗽、打噴嚏或搬重物,腦壓瞬間上升,或因外力撞擊或身體活動拉扯,蜘蛛網膜及硬腦膜同時破裂,腦脊髓液持續滲漏到周圍組織,腦壓不易維持。一旦患者站起,腦部向下沉,拉扯蜘蛛網膜,患者會感到劇烈頭痛;若拉扯兩側聽神經,會引起聽障與耳鳴。

治療此病,以「血液貼片」為主,從患者前臂靜脈抽取大約10毫升血液,從下背部第3、4腰椎間進針,緩緩地打入靜脈血,在硬腦膜與脊椎韌帶之間四處蔓延,必要時,會請患者平躺,保持頭低腳高,讓血液依著重力從腰椎蔓延到頸椎,在通過腦膜破裂處時,形成血塊,將之堵住,再連續臥床數日,即可痊癒。

此病若沒被確診,腦組織卡在頸椎孔內,會中風;腦下垂體受到拉扯,一旦缺血壞死,會內分泌失調。雖然平躺、大量飲水或服用止痛藥,或許可以減輕症狀,但因腦脊髓液持續滲漏,會阻礙腦膜癒合,破孔愈來愈大,有病症者還是及早就醫。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