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動靜脈瘻管裸露 恐增感染風險
文/林軒任
65歲許先生有高血壓且長年洗腎,因洗腎前左手打針處引起紅腫,許先生抓個不停,竟導致人工動靜脈瘻管裸露,必須置放希克式導管,才能繼續接受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較易阻塞 感染率較高
動靜脈瘻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命脈,血液透析必須由動靜脈瘻管將患者血液抽出,經過洗腎機後再將毒素相對低的血液輸回身體,而瘻管可分為「自體動靜脈瘻管」和「人工血管」,自體動靜脈瘻管是透過手術,將自身的動靜脈連接,因為靜脈血管壁較動脈血管壁薄,術後需等待3個月的成熟期,讓靜脈長得夠強韌,足以耐受扎針的程度,才能開始使用,因為「天然ㄟ尚好」,用自身的血管可降低感染機率,因此通常會建議患者優先使用自體血管。
不過有些病人因先天血管較細,就得考慮人工血管,人工血管是透過人造管路串接動靜脈,因人工血管不需要等到靜脈擴大,成熟期較短,通常1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洗腎。只是人工血管較容易發生阻塞,感染率較高,且有使用年限。
需保持良好衛生 避免抓傷皮膚
無論是自體或是人工動靜脈瘻管,都必須承受反覆的透析針穿刺,雖然都會消毒且事後會用止血帶加壓,但難免還是會有穿刺傷口。大部分穿刺傷口其實自己會癒合,但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功能較差,皮膚保護力偏差,或是有時會去繼續搔癢破壞皮膚保護層,此時穿刺傷口就有可能進一步惡化,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若是繼續惡化,則會出現人工血管裸露!
腎友平時則需保持個人良好衛生,尤其需注意動靜脈瘻管傷口的清潔,且保持皮膚完整避免抓傷。如若瘻管已出現紅腫等現象,建議短期使用抗生素,且持續觀察紅腫狀態,如果抗生素使用後繼續惡化,必須儘早就醫。
像許先生就是紅腫後仍持續抓,最後皮膚潰爛至人工血管裸露,此時千萬不可繼續使用感染瘻管,必須另外置放希克式導管,才繼續洗腎,至於裸露的人工血管因為感染過於嚴重,必須儘速移除,以免造成進一步全身性的敗血症。
提醒血液透析患者,應避免在有洗腎瘻管的手臂打針、量血壓或提重物等,一旦出現紅熱腫痛,甚至化膿等現象時,應立即返院治療,才能讓洗腎生命線長長久久。
(作者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