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疫情期間親職倦怠 顧小孩也要善待自己

2022/10/24 05:30

▲年紀較小的家長較常感到身體的疲憊,心理師建議每天要抽出時間照顧自己;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筠筑

隨著邊境解封,現在已進入後疫情時期,生活正逐步回到正軌。回顧疫情期間,每個人的生活都面臨諸多的變化與挑戰。國外調查報告顯示,許多家長在疫情中出現親職倦怠的現象。

親職倦怠指的是家長教養孩子時,累積的慢性壓力形成的症候群,主要表現包含:擔任家長角色時感到極度疲憊,與孩子疏於情感連結及對家長角色感到能力不足。

親職倦怠並非疫情期間暫時的產物,當家長需教養孩子時,親職倦怠便有可能會產生。親職倦怠程度越高,家長羞辱、批評及體罰孩子的可能性越高,不利於親子身心健康。

家長需先停下來,留意自己在教養時的感覺、想法及行為。教養孩子時,家長可能會變得容易對孩子生氣,對教養感受不到樂趣,無法肯定自己擔任家長角色的付出,每天睜開眼想到要與孩子共度新的一天時,家長便覺得疲憊,孩子的年齡不同,家長感受到的疲憊也不同。孩子年紀小的家長較常感到身體上的疲憊;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家長常感到情緒上的疲憊。為了避免消耗過多能量,家長可能會與孩子保持距離,有工作的家長對於要平衡家庭與工作感到力不從心,可能會產生內疚感。

無論前述感覺、想法及行為出現頻率多寡與強弱,家長宜時刻留意與重視,尋求適度且必要的資源與協助,以免加劇親職倦怠的程度。

非洲諺語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舉全村之力。」由此可見,教養並非易事,當身為家長的您,出現親職倦怠的表現,建議您每天抽出時間照顧自己,從事自己喜愛且有助於放鬆的活動(如:看影片、冥想、適度運動、散步等),對自己仁慈,別過度苛責自己,找個信任的人談談您的感覺,若親職倦怠影響到生活與工作表現,宜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請記得,家長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與精神照顧孩子。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