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際 當心隱翅蟲之吻
文/葉惠如
30歲的小明一進診間就表示,他昨天去戶外散步後,突然脖子感覺有一點灼熱感。因此來門診就醫看是怎麼一回事。
仔細一看他的右頸處有一些線狀的黃色小水泡,底部還伴隨一些紅疹。詢問病人一些相關病史,發現病人住家附近有田,我告訴他:「這是隱翅蟲皮膚炎。」
夏秋之季在稻子收割後,隱翅蟲喜歡從田間四處飛散,一般人即使好端端的走在路上,也有可能遭殃,隱翅蟲皮膚炎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病。
許多病人常跟我反映說:「可是,醫生,我沒有看到蟲子呀!我也沒有被牠叮得感覺呀!」
小如螞蟻 拍打會逼出蟲內毒素
事實上,隱翅蟲小如螞蟻,病人不一定會看到蟲子本身,隱翅蟲也不是透過叮咬讓人產生症狀,若我們不小心拍打或擠壓到蟲體後,蟲體內的毒素(體液中的隱翅蟲素)釋放出來,就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
我常跟病人比喻,想像是被酸腐蝕到的灼傷反應,但差別在於,隱翅蟲釋放的毒素反應沒有像被鹽酸或硫酸腐蝕那麼強烈。
小明問:「醫生,我之後要怎麼避免接觸到隱翅蟲呢?」
野外活動時 盡量穿著長袖長褲
我告訴他:「在野外活動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可以減少接觸到隱翅蟲的機率喔。」
他接著說:「醫生,我有鄰居說他沒出門,待在家裡睡覺,隔天早上一起來,身上也是有隱翅蟲接觸過的痕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告訴他:「隱翅蟲有趨光性,晚上睡覺時燈不要開太亮,如果紗窗有破損,記得要修補好,避免隱翅蟲飛進來,必要時也可以使用蚊帳保護自己唷。」
小明詢問:「醫生,那以後我如果看到隱翅蟲飛到我身上怎麼辦?」
我回答他:「不要捏他或碰觸牠,最好把牠吹掉或用東西(例如硬的紙卡)輕輕地撥掉,如果不幸身上沾到隱翅蟲的毒液,就趕快用清水沖掉,降低毒性反應。」
小明很關心說:「醫生,我這會留下色素沉澱嗎?」
我告訴他:「盡快治療,擦藥吃藥,適當防曬,減少發炎反應的強度和縮短病程,就可以避免留下嚴重的色素沉著副作用。」
(作者為台中諾貝爾眼科皮膚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