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發現肝腫瘤 竟是輸尿管上皮細胞癌轉移
文/吳明駿
一位70歲女性過去身體健康良好,這次右下腹痛3個月,還有嚴重貧血,原本以為是腸胃道的疾病,但胃鏡和大腸鏡檢查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腹部超音波可見肝臟有邊界不規則的腫瘤(圖1),此外也發現右側輸尿管水腫(圖2),因而安排斷層掃描。
結果顯示後腹腔淋巴結腫大,造成右側輸尿管阻塞,切片報告則為輸尿管上皮細胞癌,後來病人接受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腫瘤及疼痛都獲得控制。
輸尿管上皮細胞癌屬於泌尿上皮細胞癌的一種,與中藥材馬兜鈴酸有關,其他危險因素包括長期暴露於化學染料、反覆尿道感染、或是洗腎患者;症狀在初期不明顯,有時候可見血尿、下背不舒服、或頻尿,感到疼痛時通常已處於疾病晚期,且5年存活率小於10%。
診斷方式有內視鏡檢查,配合病理切片,尿液細胞學也可能發現癌細胞,如果癌細胞擴散,仍以侵犯腹膜和淋巴結為主,肝臟轉移不常見;手術切除為根治之道,但大部分患者診斷時已偏後期,所以化療是必要的,但其毒性常常不可避免;最近免疫療法興起,提供患者一線曙光,可是它的安全性仍有爭議,仍應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作者為東勢農民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