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階段用藥 助戰勝新冠肺炎
文/吳宜蓁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居高不下,現在疫情已由北部往中南部延燒,新冠肺炎(COVID-19)防不勝防,即便打過3劑疫苗並做好防護的醫護人員也相繼確診。
新冠肺炎具有發病急劇、傳染性強的特性,很符合中醫溫病學說裡的「時行瘟疫」,新冠肺炎在整個病程上大致可分成3個階段:初期(第1-3天)、中期(第4-6天)和恢復期(1-2週)。
●在感染初期常會出現咽痛或咽喉不適感、反覆發燒(37-38度),伴隨全身痠痛及倦怠感,在感染初期大多是屬於風熱和風濕的證型。清冠一號裡的魚腥草、板藍根和黃芩,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病毒複製,進而預防嚴重發炎反應,在感染初期使用清冠一號對於治療咽痛和退燒效果很好,服用後可快速減緩不適感。
●在感染中期常會出現咳嗽(乾咳或少痰)、鼻塞或流鼻涕等鼻腔的不適感,此時用清冠一號治療咳嗽的效果不太好,可用宣肺止咳化痰的中藥調理,例如:桑葉、菊花、桔梗、貝母,假如此時不積極治療的話恐讓邪氣留於體內,不能外出而致久咳不癒。
●解隔離後的恢復期仍常會殘存一些新冠肺炎的症狀,例如:咳嗽和咽喉痰梗感,其他還常會出現疲累倦怠感,在中醫理論裡,因為溫病易耗氣傷陰,所以這種疲累倦怠感常屬於氣陰兩虛的證型。
治療可用生脈飲或竹葉石膏湯等益氣生津的方劑,而除了容易疲勞外,有些人甚至會出現頭腦昏沉、反應較遲鈍等注意力下降的症狀,這個現象又俗稱「腦霧」。
經統計發現,約25%的康復者在染疫後3個月仍會出現腦霧的症狀,而很多染疫者也常出現入睡困難和淺眠易醒等睡眠障礙,治療上可使用石菖蒲或遠志等祛痰開竅、寧心安神的中藥來改善腦霧和睡眠品質。
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可能會持續1-2個月,甚至更久,這些後遺症在中醫治療後約可在1-2週內慢慢恢復,所以確診新冠肺炎也不用擔心,中醫可依各個階段的症狀去用藥,助你戰勝新冠肺炎!(作者為安南高家醫聯合診所中醫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