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長「小肉肉」 良性乳突瘤宜切除
文/楊士維
一位58歲男性走進診室,很緊張地脫下口罩,陳述:「我前幾天自己照鏡子時不小心發現嘴巴裡多了塊『小肉肉』,吃飯吞嚥沒問題,也不會痛,本來以為過幾天會消下去,但今天早上看,仍舊還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仔細一看,在軟顎懸雍垂右側有一個腫塊從軟顎垂吊下來(如圖)。說明切片手術切除之必要性後,病患同意,隨即在當天下午進行,病理組織結果化驗為良性乳突瘤。
較常發生在成年男性
口腔或是口咽部的乳突瘤是一種良性的黏膜上皮腫瘤,較常發生在成年男性,兒童則很少發現。
發生位置上,則以軟顎和懸雍垂較常見,但是在其它部位,像是舌頭、嘴唇、或是頰部也偶爾可見。臨床上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大多不痛,也不太會影響到吞嚥或是進食,外觀上乳突瘤通常有根蒂連接正常黏膜和腫塊,腫瘤表面上可以看到一顆顆微小突出構造,外觀上看起來像似是「花椰菜」的樣子。
口腔裡或是口咽部的良性乳突瘤和人類乳突病毒(簡稱HPV)之感染有關。人類乳突病毒不是單一型別的病毒,有上百種血清型,數十種。其中又以第6型(HPV-6)和第11型(HPV-11)的病毒型居多,也有其它的研究認為,個人基因、外力刺激受傷也可能導致乳突瘤的產生。
人類乳突病毒可區分為高致癌型、疑似致癌型、或低致癌型,前述的第6型和第11型屬低致癌型,因此乳突瘤臨床上癌變的機會較低;其它高致癌型的人類乳突病毒型別則和子宮頸癌、扁桃腺癌等惡性腫瘤有相關。
良性乳突瘤持續性變大的情況並不常見,但是癌細胞變化、或是一些癌前病變也可能併發在乳突瘤內部。
臨床上若是病患的身體情況適合接受手術,會儘量建議手術切除。如果不是位在太深部的口咽腔,手術切除會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不需要住院。經過完整的切除之後,再發的機率是很低的。
(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暨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