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皮膚癢 當心汗皰疹作怪
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
梅雨季造成環境溼氣重,體內也變得潮濕。一名80多歲老婦最近手掌奇癢無比,由於平常有皮膚乾燥問題,因此她照例擦乳液,卻不見好轉,就醫後,醫師查看她的手掌,發現有一串小水泡,確定是長了汗皰疹。
八旬嬤誤以為皮膚乾燥
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醫師林姿婷指出,長輩因為皮膚老化,容易皮膚搔癢,汗皰疹的形成與體質及濕熱環境有關,尤其梅雨季會加重症狀,此時要觀察長輩的手指、手掌、腳趾與腳掌兩側,如果長出數顆比西米露小的水泡,可能是汗皰疹作怪。
林姿婷提醒,有些水泡可能會埋在皮膚深層處較難顯露,除了藥物治療外,要注意避免環境及體內濕氣過重,維持居住環境乾燥通風,必要時,使用除濕機降低空氣中的濕度。
林姿婷說,生活習慣應保持規律運動及正常作息,尤其現代人經常待在冷氣房裡,缺乏運動排汗,加上飲食經常重油重鹹、喝含糖冷飲,都會傷害脾胃正常運化水濕的功能,讓體內濕邪更加猖獗。
茶飲、按摩穴位助袪濕
林姿婷建議,透過茶飲及按摩穴位可幫助袪濕,飲用含有佛手、藿香、薄荷等藥材的春荷茶,其中佛手有疏肝解鬱效果,藿香、薄荷一涼一溫,能去除體內濕氣,需經由醫師判斷服用。
再者,按摩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凹陷處的三陰交穴,或是以順時針方式按揉腹部肚臍旁邊約3指幅寬的天樞穴,皆有助於排除濕氣。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