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不正常「溢赤酸」 中醫固脾調理胃腸
文/李易儒
「工作壓力大,三餐不正常,又讓你腸胃不舒服了嗎?」這不只是一句廣告詞,因腸胃問題來求診的病人日漸增多;身處於一個講求效率的時代,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手機不離手、長期不良飲食習慣,伴隨而來的沒胃口、溢赤酸(火燒心)、噁心想吐、打嗝不止、便秘、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甚至還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的觀點,脾為後天之本,為人體生化的根源;中醫的「脾」不光是指單一器官,而是包含了「系統」的概念(中醫其他臟腑也是如此)。「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因此,調理胃腸不適,健脾甚為重要。
◎脾胃四怕:濕、冷、撐、氣
●濕:我們人身體過多的水濕。夏日炎炎,人手一杯手搖飲料,殊不知,「脾喜燥惡濕」,一旦身體濕氣超過脾土所能運化的量能,便會傷脾,造成脾虛。
●冷:過食寒涼食物:
1.食材本質是寒性,舉凡味覺嘗起來是苦的,如:苦瓜、黃連、長年菜(芥菜)等。
2.冰涼冷飲、生菜沙拉、生魚片等。
●撐:食無節度,胃食道逆流等的胃病叢生。
●氣:「氣鬱、氣滯」-憂思傷脾。當一個人在思慮過甚時,必定沒什麼胃口。
上述情況皆容易造成脾虛,脾虛則體內營養補給不足,體力自然變差,便容易有嗜睡、持續倦怠感、不思飲食、腹瀉等問題,跟著免疫力下降,百病生。
◎凡事有節度,規矩定方圓
●食材選擇上,盡量以食物原型為主,勿過食加工食品,勿暴飲暴食。
●飲食盡量要定時定量,勿饑一餐、飽一餐。
●用餐時要做到不分心,美食當前就充分享受,分心有礙消化吸收。
●慢活,每天早、午、晚、睡前,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沉靜心思。
◎平常保健可按摩穴位
●內關穴(圖1):以拇指指腹,施力按壓1-2分鐘。
功效:消脹氣、止嘔吐、寧心安神、緩和緊張。
●足三里穴(圖2):以食中指指腹,稍用力一點按壓1-2分鐘。
功效:緩解消化問題、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