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煩人 中醫可縮短病程
文/楊茲甯
28歲的許小姐(化名),從國中時,就有玫瑰糠疹,多年來一直有反覆發作的困擾。曾求診皮膚科,內服抗組織胺、外用類固醇治療,自覺皮膚逐漸變薄,因而嘗試找中醫師調理,搔癢及發紅脫屑的狀況均有改善(圖1)。
玫瑰糠疹多發生在10-35歲的族群身上,為一種自限性的發炎性皮疹,若不治療,可在6-12週內痊癒,但過程較為辛苦,除了會搔癢、脫屑外,痊癒後還有部分患者會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
玫瑰糠疹的病因尚未有定論,有研究認為與人類疱疹病毒相關,部分患者發病時會先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其型態為2-10公分的橢圓形粉紅色或紅色斑塊,內側會有一圈白色脫屑。分布在軀幹前後、頸部、四肢,較少出現在臉或頭皮上。
玫瑰糠疹較常在氣候變化之時發病,春秋均為好發的季節。
疏風清熱、養血潤燥
等方藥治療
玫瑰糠疹類似中醫古籍中的「風熱瘡」,常見的證型,以病灶的型態特點、病程長短及伴隨症狀由專業中醫師判別,可分「風熱蘊膚」、「血熱風盛」及「血虛風燥」3種。
治療方針以處理外來的「風邪」、體內「血質」為目標,用疏風清熱、養血潤燥等方藥,依個人體質與病程演進加減處方,常用的中藥材有防風、連翹、地黃(圖2)等。
日常的保健,建議經常按摩曲池、血海兩個穴位(圖3、4)。曲池穴位於手肘外側彎曲橫紋盡頭凹陷處,有疏風清熱的功效;血海穴位於膝蓋內側髕骨上緣兩寸(三指幅)的肌肉隆起處,有養血、活血的功效。
生活習慣的調整,除了需忌口,避免烤、炸、辣、酒類等刺激性飲食外,還要注意洗澡水溫不要過高,也不要在大太陽下劇烈運動,減少大量排汗的機會,避免體溫升高,使癢的狀況加劇。
此外,作息正常,避免熬夜,儘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以養肝血。維持良好的排便習慣,讓體內代謝良好。
(作者為安平中西醫聯合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