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媽愛嚼硬食物 引爆舌痛症候群

2022/04/04 05:30

▲患者的內翼肌疼痛會牽連到舌頭,箭頭所指為舌痛處。(照片提供/陳建志)

文/陳建志

一名65歲女性,這半年來,每天晚上都邊看電視,邊吃豆乾、肉乾等零食。某日早上起床後,感到舌頭悶悶脹脹的,原本以為是食物太硬,傷及舌面。數日後,依舊舌痛,彷彿一直被刺戳。

開始服用止痛藥,雖有好轉,但藥效一過,又開始感到舌痛。整日憂心忡忡,晚上難以入眠,一直很擔心是否得了「舌癌」。後來,周圍的人都認為她可能是得了「腦神經衰弱」或「自律神經失調」。

就醫時,我戴上手套,觸摸她整個舌部,發現位於舌頭兩邊口底處,跟下齒齦連結處的邊緣凹窩內,只要輕輕地去按壓,她就痛得哇哇大叫,原來是罹患了內翼肌炎。

內翼肌「過勞」發炎

根據解剖構造,掌管顳顎關節負責咀嚼及咬合的肌肉共有4組,均為三叉神經所支配,翼外肌負責張口,顳肌及咬肌負責閉口,上述肌肉均為淺層咀嚼肌;而翼內肌屬於深層咀嚼肌,負責下頷左右移動,磨碎食物。

如果患者食用韌性很強的食物,例如肉乾、玉米、蒟蒻、甘蔗或牛排,需要不斷地咀嚼,時間一長,兩側內翼肌使用過度,發生過勞,接著乳酸堆積,產生疼痛。

接著,感覺訊息經由三叉神經下頜支傳進腦幹,向上傳進大腦感覺皮質,讓同為該條神經所支配的舌面區域也跟著感到疼痛,讓患者誤以為病灶位於舌頭。

這種「內翼肌炎牽連性舌痛症候群」,治療以避免過度咀嚼動作為主,讓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必要時可以搭配物理治療,包括張口肌肉放鬆訓練,可以減輕肌肉痙攣,若只是服用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而無充分的口腔休息,藥效很難發揮。

需注意的是,一旦舌部出現牽連痛,腦幹會反射性地透過舌下神經發出訊息給舌部,特別是舌下肌,企圖「縮舌」避免傷害,久而久之也會發生過勞產生疼痛,再把感覺傳回腦幹,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舌痛。因此,有類似病症者,宜儘早就醫,才能解除痛苦。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醫師正在檢查患者;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陳建志)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