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冷凍胚胎 活產率更高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冷凍胚胎受孕機會更高?根據國健署2019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我國人工生殖治療週期中,植入「冷凍胚胎」佔比達76%,且植入母體後的懷孕率、胎兒活產率均比新鮮胚胎高。不過,醫師強調,並非所有病人都需要以冷凍胚胎植入,個人化治療才是最好的方式。
根據國健署報告,新鮮胚胎植入週期懷孕率為38.4%,冷凍胚胎可達49.7%;活產率也有顯著差異,新鮮胚胎27%,冷凍胚胎則是37.8%。
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指出,在取卵時,「高反應者」植入新鮮胚胎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機率很高,高反應者指的是卵子數量大於15顆、血清雌激素過高等,都會讓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因此醫師會建議採取冷凍胚胎植入。此外,配合胚胎基因檢測技術(PGS)或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等療程者,也會使用冷凍胚胎。
賴宗炫強調,冷凍胚胎包括冷凍、解凍、解凍後胚胎培養及藥物等費用,約比新鮮胚胎高出1萬至3萬元,但並非所有人都需要使用冷凍胚胎,若取卵數在15顆以內、血清雌激素濃度正常,且無其他療程考量,植入新鮮胚胎與冷凍胚胎成功率相同,因此個人化的治療才是最好的方式。
禾馨宜蘊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沈孟勳分享,美國近5年執行凍卵女性約增長70%至80%,台灣近年也有約50%的增幅,目前多採取玻璃化冷凍方式,利用極少量體積的冷凍保存液與快速的降溫速率,使細胞呈現黏稠又不形成結晶的玻璃化狀態,降低冰晶與滲透壓及溫差的影響,大幅提高日後解凍使用成功率。
年紀越大 凍卵數量越多
沈孟勳也說,凍卵所需的卵子數目會依年齡差異建議,若日後欲求解凍卵子而達到至少50%的成功懷孕,以一位小於35歲的女性而言,至少需要冷凍6顆卵子,凍卵年齡落在35至38歲的女性,則至少需要7至8顆,超過40歲以上女性,就更要約15顆、甚至以上的卵子。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