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童心律不整 3D零輻射電燒術根治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以往醫界在兒童心律不整治療上有許多瓶頸,台大兒童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昨天更直言,過去的治療方式對兒科醫師來說是一件很心痛的事。而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表示,國內醫師經過6年努力,引進3D零輻射技術並爭取納入健保給付,現在已可在減輕家長負擔下,讓病童接受最好且無輻射線暴露的治療。
1次傳統心導管=600張X光輻射量
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說明,傳統電氣燒灼術放置心導管時,為確認導管路徑與放置位置,需X光透視機的輔助,每次發射總輻射量約為4-6毫西弗,相當於照射200-600張胸部X光,孩童長期暴露在輻射下,會增加未來罹癌及甲狀腺、性腺問題等風險。
吳美環指出,每千名兒童就有3人的心臟會「多一條電線」,除了正常攜帶電流的心肌細胞,多出的心肌細胞也搶著幫忙送電,干擾心臟正常運作,造成心臟快速跳動。儘管心導管技術純熟,但輻射線對孩童致癌的風險遠高於大人。
台大兒醫在2016年底引進「無輻射線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不僅根除孩子「胸口的痛,」更突破以往輻射累積的風險。
無輻射、健保給付 成功率逾99%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指出,技術引進之初,進行一次3D導管手術就要12萬至15萬元,吳美環與國內醫師做了詳盡的資料登載爭取納入健保,2020年3月起健保新增給付「3D立體定位電極貼片組」,適用於18歲以下兒童一般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3D導管技術純熟,成功率超過99%,現在家長可節省這筆開支,讓病童接受最好且無輻射線暴露的治療。
李必昌說,孩童心律不整以心搏過速最為常見,由於孩童對於症狀較不易表達,因此家長平時可多觀察孩子的活動狀況、食慾與情緒狀態,也可以透過個人智能裝置紀錄孩童心律,監控偵測心律不整的問題。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