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保護孩子反霸凌 爸媽陪伴當靠山

2022/03/05 05:30

▲家長或老師應多關心孩子或學生是否有異常舉止;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柯瑋婷

霸凌的議題長期存在校園當中,需要家長、老師或校園工作者的重視。

青少年受霸凌 影響人格發展

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大腦與身心皆在成長發育的階段。若兒童、青少年遭受到霸凌,不但會影響到學習的表現,還可能會影響人格的發展。

過去已有許多精神科研究指出,孩童、青少年長期處被霸凌,容易出現憂鬱、焦慮、自傷、拒學、或自殺的情況。

◎什麼叫做「霸凌」呢?

「霸凌」的意思是有他人或是一群人,持續地用語言、文字、圖畫、符號或肢體動作的方式,故意貶低或嘲弄受害者,讓受害者處在一個有敵意或不友善的環境。

隨著網路的發達,霸凌也延伸到網路的世界,通過手機、網路等虛擬方式進行霸凌,便叫做「網路霸凌」。過去研究亦指出,若兒童、青少年在校園裡有遭受到霸凌,也較容易遭受「網路霸凌」。

子女在學校時,身為家長較無法直接透過觀察的方式了解子女是否有遭受霸凌;只能夠透過良好的親師溝通與互動,來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

支持取代指責 求助老師、就醫

但「網路霸凌」因為多透過手機、電腦做為媒介;常見的形式有惡意的惡作劇電話、發送令人不舒服的照片或影片(例如:打人的影片)、謾罵的簡訊、言語恐嚇、虐待、披露秘密。在子女使用手機或電腦時,家長不妨多了解或關心。

◎若子女有下列的情況,便要小心子女是否正遭受霸凌,並適時求助精神科:

●越來越沉默寡言。

●情緒和行為改變,變得容易焦慮或沮喪。

●睡眠出現狀況。

●身體不適(頭痛、胃痛)不願意上學。

●食慾下降、體重減輕。

●有自傷的行為或想法。

若子女已經遭受霸凌,第一時間身為父母不要以負向的態度處理(例如:你就是太懦弱才被欺負)。而是應該給予情緒的支持,並協助聯絡老師與學校,才能讓子女在健全環境中成長。

(作者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