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掃除東西丟不掉 儲物症是一種病

2022/01/27 05:30

儲物症患者經常不管物品的價值及實用性,選擇將物品保留跟堆積。嚴重時會影響社交功能與環境安全。(照片提供/柯瑋婷)

文/柯瑋婷

過年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汰舊換新。您是不是那種很難丟棄物品,認為東西都應該被保留下來,導致家中堆滿囤積的東西的人呢?如果是,那您很有可能是得了儲物症。

◎儲物症的診斷標準包含以下:

●不管東西的價值多少,都難以丟棄它。

●認為自己有需要而選擇保留東西,如果丟了它會覺得很困擾。

●在沒有其他人協助清理的情況下,丟不掉的東西持續囤積,導致居住環境擁擠凌亂不堪。

●儲物症已經影響到社交、職業功能,甚至危害環境安全(例如:容易引起火災)。

如果您或家人有上述這些情況,可能就是患了儲物症,而需要進一步到精神科求助。

由於大眾對於儲物症很陌生,所以可能會有以下疑問:

●儲物症的成因是什麼呢?目前研究指出,早期的生長環境中若較缺乏安全感或關愛,可能會提高未來罹病的機率。

●哪些人比較容易得到儲物症呢?儲物症好發在中老年人,尤其是進入空巢期的退休獨居老人。若是缺乏社交活動,罹病機率又更高。

●儲物症要怎麼治療呢?醫師會開立抗憂鬱藥物作為治療方式。必要時,也會合併認知行為或心理治療。

●儲物症容易伴隨哪些精神科疾病呢?儲物症患者較容易伴隨憂鬱症或焦慮症,其他疾病較為少見。

●有儲物的行為一定是儲物症嗎?不一定。

●有囤積物品的行為,還可能是哪些疾病呢?腦血管的疾病、腦部受傷也會導致囤積物品的行為。

正視內在安全感需求

若患者是因為特殊信念導致囤積物品,也可能是其他精神病。但不論是何種原因導致囤積物品,都需要經過精神科醫師做進一步確認。

此外,若個案是因為整理物品或家事處理的能力下降,導致家中物品沒有整理、到處積放,可以評估患者有沒有合併認知退化的情況以進一步治療。

若是確診為儲物症,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外,也應正視自己內在安全感的需求,才能逐漸痊癒。

(作者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