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中藥調理+按穴改善
文/李聰界
年節歡聚宴飲不小心飲食過量、腸胃負擔加重,年節後腸胃科門診就診人數大增,尤其是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更要小心。
胃食道逆流的常見表現,通常是胸口至喉嚨灼熱感(後背亦可見)、咳嗽(夜臥明顯)、聲音沙啞及其他食道內外症狀。
◎中醫看胃食道逆流分幾個面向:
●肝鬱氣滯化火型:這類患者平常壓力較大導致肝氣鬱結,由於氣機運行受阻,常可見脇肋脹滿或疼痛,倘若腸胃功能較虛弱,飯後及處於壓力狀態下,易呈現胃酸反覆上逆,此時可以採用薄荷、甘草、砂仁等中藥材調暢氣機和胃。
●脾胃濕熱型:偏愛重口味或甜品者,對脾胃腸道造成過多壓力,在中醫認為,甜食、飽食易傷中焦脾胃,可能會導致經常脹氣或消化不良,舌苔容易呈現偏厚膩苔,治療時除健脾健胃的中藥材之外,另外可以多吃扁豆、陳皮、山楂等協助消化吸收。
●脾虛氣弱型:上班族工時長、熬夜、飲食不正常,導致消化吸收變差、吃一點就覺得很脹;治療時可以採用四君子湯,或者四神湯如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加強脾胃鞏固,以達成體力修復的目的。
中醫治療大抵會以調整脾胃通降功能,加上疏暢鬱阻之氣機,恢復中焦正常運化為主要治療目標,進而改善胃食道逆流的不適症狀。
十總穴中提到「內關心胸胃、肚腹三里留」,指的是手腕內側的內關穴(如圖1),還有小腿膝眼下3寸且離脛骨1寸的足三里穴(如圖2),藉由按摩兩處穴位達到健脾健胃且幫助腸胃蠕動的效果。另外搭配肚腹順時鐘按摩,可以減少脹氣及幫助排便、改善消化。
提醒讀者,春節宴飲避免進食過量甜膩之品,輔以規律運動,才能預防胃食道逆流,並兼顧修復一整年的疲憊。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