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腦瘤手術免開顱 鼻孔進出不留疤
文/曾邵勇
談到腦瘤治療,許多人會聯想到切開頭骨的開顱大手術,其實,現在利用鼻腔內視鏡,不必開腦也能摘除腦下垂體腺瘤,傷口小、恢復快。
經鼻內視鏡 傷口小、恢復快
腦下垂體位於腦底部的中心點,分為「前葉」和「後葉」,是掌管身體大部分內分泌系統的中樞;其周圍有視神經、海綿竇及控制眼球運動的數條腦神經和臉部感覺神經等結構。
腦下垂體腺腫瘤多由「前葉」的腺體細胞增生而成,是顱內最常見的良性腺瘤,約佔顱內腫瘤10-15%,極少數為惡性。若腫瘤小於1公分稱為小腺瘤、大於1公分為大腺瘤;有分泌荷爾蒙的為「功能性腫瘤」,反之為「非功能性腫瘤」。
大約50%以上患者並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的頭痛,頭暈等。不過,「大腺瘤」通常會導致腦下垂體周遭正常神經受壓迫,產生視力減退、視野缺損、複視、眼皮下垂、臉部感覺異常等症狀。
「小腺瘤」或「功能性腺瘤」常合併荷爾蒙分泌過多,例如:泌乳激素瘤會使女性月經混亂,男性產生男性女乳、不孕症;生長激素瘤會引發成人「肢端肥大症」,或小孩「巨人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庫欣氏病),會引起高血壓、高血糖、體重增加、皮膚變薄及色素沉積、不明原因瘀血、骨質疏鬆等;促甲狀腺激素瘤較少見,病人會燥動不安、心跳加快、怕熱、易出汗。
腦下垂體腺瘤在生長過程中,若供給腫瘤的血管破裂(出血)或梗塞(缺血),使腫瘤內的壓力及體積上升,造成周圍正常神經壓迫,病人便須及早手術處置;若出現視力、內分泌失調、神經壓迫等症狀也應儘速就醫。
少數過大腺瘤 仍須開顱移除
一般而言,沒有症狀的小腺瘤,定期追蹤、觀察即可;無明顯神經壓迫症狀的功能性腺瘤,可採藥物治療;大腺瘤或功能性腺瘤則需要手術治療。
傳統開顱手術目前並非主要治療方式,但少數過大的腺瘤仍須開顱移除;另一種「顯微鏡經蝶竇摘取腺瘤」,是經鼻竇的「蝶竇」進入腦部,因其範圍不大,且顯微鏡光線與視線會受到周圍組織阻擋,目前也非主要治療選擇。
隨著內視鏡的解晰度及手術器械進步,經鼻內視鏡摘取腦下垂體腫瘤,已成為醫界共通的趨勢,病人表皮完全沒有傷口,且醫師有良好的手術視野與操作空間,是目前治療首選。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外科醫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