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腳踏地劇痛 膝關節缺血性壞死上身
文/王大翊
70歲曾伯伯多年來膝蓋疼痛、腫脹,卻沒有積極治療,直到連下床走路都有困難,才赴醫透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解決困擾;48歲洪先生也和曾伯伯一樣,腳一觸地就疼痛不已,但他相當有病識感,出現症狀立即就醫,亦為膝關節缺血性壞死所致,透過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治療後,順利延緩膝關節退化情形。
未積極治療 恐罹退化性膝關節炎
膝關節缺血性壞死好發於60歲以上病人,大腿骨靠近膝關節內側會感到疼痛、關節腫脹,導致跛行、關節活動角度受限,甚至腳一觸地,就會立即感到劇烈疼痛。
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使用類固醇和外傷有關,使得骨髓內供血量不足,或是造成血管循環阻塞,若沒有積極治療,未來恐演變為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
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的治療方式,取決於膝蓋病變程度及壞死範圍,若壞死面積小於2平方公分,會先透過止痛藥物、穿戴護膝等保守治療,並要求病人調整生活型態,以減輕關節疼痛;若治療成效不佳,才會進一步透過關節鏡手術修整軟骨,或鑽孔減壓術治療。
若仍對前述手術治療反應不佳,或是膝關節壞死範圍大於2.5平方公分,則會根據病人年紀,進一步透過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或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治療。
依病患年紀 採取不同手術治療
所幸洪先生一發現膝蓋不適時,立即赴醫檢查,確診為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由於壞死範圍過大,必須透過手術治療,但為了延長洪先生膝蓋使用年限,並延緩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時間,加上洪先生年紀小於55歲,得以透過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治療,加上術後維持標準體重,就能讓膝關節繼續使用約5-15年。
曾伯伯雖長年膝蓋不適,卻沒有積極處理,使得壞死範圍也相當大,加上年紀超過60歲,相較於年輕人,對於膝關節的功能及使用度沒有太高的要求,就會建議透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才能消除膝關節疼痛、矯正膝關節變形,並增加膝關節活動度。
提醒民眾,若要降低膝關節缺血性壞死的風險,建議平時維持合理體重,並多鍛鍊膝關節周圍肌肉,降低關節磨損機率,以及避免酗酒、抽菸,和不當使用類固醇等藥物。
提醒年紀大的民眾運動時應量力而為,並適時使用彈性護膝維持關節穩定,才能擁有健康膝蓋。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