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反覆消毒 濕熱體質冒汗皰疹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39歲張小姐是動物保育員,長期戴乳膠手套與雙手反覆清洗、消毒,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搔癢難耐,搔抓破裂後會消失,但皮膚會變乾、脫皮,皮膚科醫師診斷是汗皰疹。塗抹類固醇藥膏會緩解,但兩個月來仍反覆發作,轉求診中醫治療3個月,脫皮、癢症狀得到緩解,汗皰疹也未再發作。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周怡貝表示,張小姐就診時,部分患部屬於慢性期乾裂狀態,也有剛破裂完的水泡痂疹,劇烈搔癢、頻繁發作。經中醫四診辨證,發現張小姐工作環境濕熱,需反覆洗手,加上胃腸功能略不佳,形成濕熱內蘊體質,體內的熱與濕無法代謝排出,產生汗皰疹。
內外調理 脫皮、搔癢緩解
急性發作期時,中醫師選用清熱、燥濕、袪風的藥物;在急性期過後,依照患者當時體內濕或熱的偏重,選用調整脾胃用藥。在手掌比較乾燥、龜裂部位,搭配抹紫雲膏,滋潤並修復肌膚、促進傷口癒合。
醫師也建議張小姐工作時,可在乳膠手套內戴1層薄棉手套,降低刺激,治療兩週後,搔癢程度減緩;3個月後不需再塗類固醇藥膏、停服中藥,汗皰疹未再發作。
急性發作 少碰刺激性食物
除了藥物控制,日常要盡量減少碰觸可能刺激皮膚的物品,適時用護手霜。在急性發作時,飲食避免刺激性,如烤、炸、辣或酒類,以免加重體內濕熱;此外,保持心情愉悅、釋壓,也是預防之道。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