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車禍後性格大變 腦部損傷認知受創

2021/11/01 05:30

▲若曾經腦部受損影響認知功能,可透過復健改善;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薛媛云

26歲的俊偉(化名)在19歲時,發生很嚴重的車禍,當時有撞到頭部且身體多處骨折,經過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後,仍無法唸完大學,目前也找不到工作。

俊偉外表看起來跟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然而,如果跟俊偉長時間相處過後,會發現俊偉其實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有時會記不太起來新事物,學習能力變得比較慢,反應速度也是比較慢。更重要的是變得很固執,脾氣容易暴躁和衝動,而俊偉車禍前的性格不是如此。

這些問題導致俊偉找工作時處處碰壁,常常沒過完試用期就被解僱,俊偉的父母很擔心其未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俊偉也因此變得情緒低落。

其實俊偉的狀況是一般大眾所忽視的問題,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車禍後,只要身體四肢康復就好了,但卻忽視了腦部有無受損的部分。如果用豆腐比喻腦組織,在車禍過後,豆腐還能完全保存完整嗎?當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腦組織在車禍過後也一定是有所損傷的,只是每一個人可能因此受損的程度有所不同。電影「震盪效應」中演繹的就是一群長期衝撞的運動員,日後罹患一種慢性創傷腦病變或損傷的疾病,也有提其相似的概念。

心理測驗找出創傷程度

◎車禍導致的腦損傷可能會影響以下認知功能:

●複雜注意力(包含:分配性注意力、持續性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等)

●執行功能(包含:計劃、決策、組織、工作記憶、修正錯誤的能力、判斷等)

●學習和記憶(包含:立即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等)

●語言功能(包含:表達、理解、閱讀、書寫能力等)

●知覺動作(包含:人臉辨識、視覺半側忽略、視覺建構等)

●社會認知(包含:情緒辨識、情緒表達、社交情境判斷和應對等)

上述這些能力不一定都會受損,需要經過臨床心理師進行心理測驗後,才能知道到底是哪些能力受損。而知道哪些能力受損的話,就能夠幫助俊偉改善他的問題,進行神經心理復健,也就是腦部的復健。

腦部復健可改善

大腦具有神經可塑性,所以可以利用腦部復健讓俊偉改善他的認知功能;雖然不能與車禍之前完全一樣,但可以改善生活的適應狀況,也能讓俊偉的情緒紓緩。

因此,在此呼籲如發現家人在車禍、長期激烈運動、遭外力用力撞擊前後性格大不同,可陪同其就醫進行心理評估及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大腦每個部位管理的認知功能不同;示意圖。(照片提供/薛媛云)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