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被蛇咬傷 切記「5要5不」

2021/08/17 05:30

▲抗蛇毒血清可中和不同類型的毒素。(照片提供/顏群芳)

文/顏群芳

夏季是蛇類出沒的高峰期,加上疫情期間,許多人會選擇到戶外山區走走,更要留意被蛇咬傷的風險。

台灣目前有6種常見的毒蛇,分別是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鍊蛇,在被蛇咬到的當下,盡可能看清蛇的顏色、外觀、花紋形狀,以利於後續處理流程。

▲被蛇咬到手部,應脫掉戒指,避免肢體腫脹。(照片提供/顏群芳)

一般在醫院急診處也會放置蛇類的圖片檔,來供民眾指認,因為被不同的蛇咬傷,處理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若沒有任何症狀出現,可能只是被無毒的蛇咬到,密切觀察即可。

但若出現瘀血、腫脹、肌肉無力等局部或全身性的症狀,則有可能是被毒蛇咬傷,這時就要使用4種特定的抗蛇毒血清來治療。

一般出現局部瘀青、腫脹、少量的血泡、水泡,可能是龜殼花或赤尾青竹絲咬傷,這時需用抗出血性蛇毒血清。

被眼鏡蛇咬到會有眼皮下垂、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神經症狀;被雨傘節咬到則會出現肌肉無力、呼吸衰竭的徵兆,這兩者都要用抗神經性蛇毒血清來治療。

至於百步蛇的蛇毒會導致血小板明顯減少,而造成全身性出血,這時要用抗百步蛇血清;鎖鍊蛇的蛇毒則會快速惡化病人的腎功能,誘發急性腎衰竭,只有抗鎖鍊蛇血清可施打。

有4種特定血清可治療蛇毒

這4種不同類型的血清都含有抗體,能中和蛇毒的毒素,以緩解相關症狀。

若是被蛇咬傷,還可遵循「5要5不」原則,才能先行救命。

◎5要包括:

●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

●要記蛇的各項特徵。

●要脫掉戒指、手環等飾品,避免肢體腫脹。

●要包紮傷口上方,可減緩毒液擴散。

●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

▲醫院急診室會有蛇類圖檔可供民眾指認。(照片提供/顏群芳)

◎5不則是:

●不割開傷口,避免擴大感染的風險。

●不用嘴巴吸出毒液。

●不要冰敷患部,避免組織壞死。

●不飲用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

●不延誤就醫。

出門在外踏青,還是要小心蛇類的侵襲,謹慎為上,才能快樂出遊,平安歸來。

(苗栗為恭紀念醫院藥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