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防疫不出門 試試原地走
文/江秀玲
老年人最常做的運動,八成都是「走路」,而健走也的確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但疫情當前,長輩們不得不避免外出,家裡運動空間又有限,該如何維持運動習慣?「原地走」不失為良好的替代方法。
有關節炎 可做大腿肌力訓練
建議長輩可以「抬高大腿原地踏步」,或是「原地前後走」;如果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無法久站或站不穩,則推薦「大腿肌力訓練」,可維持大腿肌肉量,預防肌少症。而上肢力量與生活自理功能有關,也不可忽略其重要性。
運動時,長輩應穿著寬鬆吸汗的服裝、有吸震作用的運動鞋,再準備一張穩固有扶手的椅子,周圍空間必須張開手、前後擺手都沒有障礙物。如果有全身鏡更好,可供長輩審視自己的運動姿勢是否正確;而播放有節奏感的音樂,能營造運動氛圍,也能提升動機。另外也可準備彈力帶,增加運動強度。
◎抬高大腿原地踏步:
原地踏步時,膝蓋高度約在大腿的一半,或是腳底離地約20公分,彷彿要上階梯一樣,左右腳各抬高一次算一下,目標為60-100下,大約2分鐘左右完成為宜。
雙手可配合腳步前後擺動,也可一手扶著桌椅,維持平衡(圖1)。
◎原地前後走:
雙腳前進一步,再往後退一步,重複前進後退,重點在於前後步伐的距離為1.5倍的腳長,運動時若有需要,可以扶著桌椅以維護安全(圖2)。
◎大腿肌力訓練︰
坐姿,將毛巾折成5公分厚度,墊在大腿下方靠近膝關節處,使大腿與地面成水平。將膝關節用力伸直,小腿平行地面,維持10-20秒,再緩慢彎曲膝蓋將小腿放下,重複20下。一腿運動完,換另一腿(圖3)。
◎上肢肌力運動:
彈力帶橫置於背部中央,雙手握住彈力帶兩端,手肘彎曲置於身旁,然後雙手臂用力往前推,直到手肘打直,再慢慢回到腰旁,重複20下(圖4)。
在此提醒,運動量依個人體力而異;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每天運動應達30分鐘以上,可分段進行,效果跟一次做完相同,但每次至少要連續10分鐘。
至於運動強度,要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心跳比平時快一些,也會流一點汗,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樣就是中度的運動強度。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長照部專員)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