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互動遊戲 助遲緩兒保持學習力
文/林家瑋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使得全球發展遲緩兒童的生活,受到劇烈變化,相較於一般小孩,這樣突如其來的變動,會帶給他們更多焦慮、不安;也因為少了原本的醫療及學校資源,使好不容易看到的進展能力,退步或停了下來。而家有遲緩兒的家長,也比一般人面臨更大的壓力,擔心孩童的療育銜接因此停滯。
幫助發展遲緩兒童向前邁進,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一是醫療院所的療育,二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親子互動。然而防疫期間,少了前兩者的協助,正是增進親子互動和培養家長能力的好時機。
生活劇烈變化 更易焦慮不安
由於家長的焦慮和憂鬱,會影響孩童的情緒,故家長正視自己的情緒相當重要,當壓力來臨時,可以學習深及慢的吸氣、吐氣,放鬆自己的肌肉和情緒,也可以花10分鐘,短暫離開讓自己不舒服的情境。
面對孩童情緒變化的部分,家長可以利用圖卡,讓孩子瞭解家裡和外界的狀況,包括和孩子一起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身體可能出現的不舒服,以及親身示範隔離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並盡量親近孩子,除了可以緩解孩子的焦慮,更能讓他們產生安全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設計協助發展遲緩兒童在家遊戲的策略:
●在地上擺放各式玩具,可透過感官玩具,或是可吸附地面的玩具,吸引小孩觸摸。
●一起玩球類遊戲,可以和小孩一起用衣服做成球,玩丟球、拍球、接球、踢球等。
●錄下和小孩一起互動的影片,再播放給小孩看,回顧美好有趣的畫面。
●帶小孩一起進廚房準備食物,讓他們當小幫手,擺放自己的碗盤。
●透過畫筆、畫刷,甚至雙手,去著色或塗鴉,發揮小孩的藝術才能。
●找一個舒服的地方,和小孩一起閱讀,並盡量鼓勵他們抬起頭,平視閱讀。
●玩沙或玩水,甚至可以把玩具加到裡面,讓小孩接觸不同質地的介面。
●和小孩一起捏麵團或黏土,可使用模具塑造不同的形狀。
●安排靜態活動時間,透過一起拼拼圖,玩有顏色、形狀、數字的圖卡,建議在平坦、光滑的桌面進行。
●和小孩大聲歌唱、跳舞,讓小孩創意使用家中的鍋、碗、瓢、盆,或是現有的樂器律動。
希望透過上述的遊戲,讓我們一起幫助慢飛的孩子,防疫在家不孤單。
(作者為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