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腫瘤 術中合併放療 保留乳房外觀 免術後6週療程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台中45歲傅小姐洗澡時,發現左側乳房有一顆硬塊,機警地到醫院接受檢查,經超音波導引切片確診為早期乳癌,醫師安排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合併一次性手術中放射治療,讓她不僅保留良好乳房外觀,同時降低輻射劑量,尤其省下術後須接受長達6週的漫長放療療程,讓生活及早重上軌道。
亞大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温義煇表示,國內乳癌篩檢普及,早期診斷率及治療成功率相當高,因此,如何降低副作用,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受到患者關心。傅小姐的腫瘤約0.6公分,屬早期乳癌病患,評估後建議手術切除腫瘤,再搭配術中放射治療,達到最佳療效。
適用3公分內 無淋巴轉移腫瘤
亞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吳偉榤則指出,早期乳癌治療主要以部分乳房切除搭配後續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其中傳統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療程長達6週,且週一至週五每天皆需到醫院接受治療,還會有皮膚發紅、脫皮、疼痛等後遺症,對病人生活與工作影響大。
手術中放射治療則是一種放射治療的新技術,在手術中先將腫瘤切除,接著立即對腫瘤空腔周邊進行放射治療約10分鐘,殺滅殘存癌細胞,治療僅需一次,可讓手術及放射治療一次完成,除降低輻射皮膚反應,也能保留較美觀的乳房外觀,適用於腫瘤小於3公分、無淋巴轉移的早期乳癌。
吳偉榤表示,根據歐洲大型臨床試驗顯示,早期乳癌病患在手術中做放射治療與傳統手術後體外放射治療相比,發現兩者腫瘤控制率一樣好,且手術中放射治療產生的副作用較少,所以歐美國家已很普遍運用術中放射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