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刺入皮膚 即刻取出別拖磨
文/王綺嫻
1個月前,王小姐在拆開衛生筷的包裝時,不小心被衛生筷劃到右手大拇指,一開始她不確定有沒有小木屑刺入皮膚,有稍微用針挑了一下,但沒挑出什麼東西。隨著時間過去,右手大拇指開始紅腫,甚至連拿筷子吃飯都會痛(圖1)。
疫情嚴峻,她忍著痛不到醫院,但已經從觸碰時會痛演變成睡覺時也會自發性抽痛。在診間用皮膚鏡檢查,發現除了紅腫之外,已經有化膿的現象(圖2)。經過手術,取出刺在皮膚中的小木屑,終於停止了1個多月來的折磨。
清理打破的玻璃杯、整理花園時被植物刺到、被他人或自己的鉛筆刺到、被魚鉤刺到或被衛生筷的木屑刺到等意外,都有可能導致異物刺入皮膚。
24小時後表皮癒合難發現
在受傷的24小時之內,因為皮膚外傷傷口還未癒合,比較容易看見及取出異物,建議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受傷的傷口,趁清洗的時候確認是否有異物刺入。
超過1天或是皮膚表皮癒合之後,較不容易看見刺入的異物。
可以觸摸受傷部位的皮膚,依照是否會產生皮膚裡面的痛感或異物感,粗略判定是否有異物刺入。
根據玻璃刺傷皮膚的研究指出,觸摸刺入的部位若覺得有異物感,檢查起來大約3成的確有玻璃在皮膚裡;若觸摸起來沒有異物感,大概8成以上沒有玻璃在皮膚裡。所以如果摸起來沒有不舒服,之後傷口也沒有紅腫發炎或疼痛的現象,大致上不必太擔心。
受傷後,若傷口持續疼痛,或有感染現象,能否用影像檢查確認是否有異物留在皮膚中?異物材質會影響所需要的檢查。
金屬、玻璃、石墨或某些塑膠材質的異物,若大小大於2mm,大多可以用X光檢查確認,超音波檢查也能用於確認某些材質的異物是否存在皮膚中;若醫師根據病史或觸診後,覺得有需要,影像檢查也能輔助診斷。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